陈炳婴
(罗源县高级职业中学,福建 罗源)
多数中职学生往往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不想学、学不会。对数学缺乏兴趣、动力和热情,是中职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教师往往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产生厌学等情绪,从而导致学生成绩难以提高。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1]“亲其师,信其道。”针对中职学生游移不定的情感特性,教师可以更多地采用情感教学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其数学考试成绩。当前,中职数学教师对情感教学法的掌握还不够深入、透彻。因此,情感教学方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强化学生学习的目标导向(一)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重要性第一,数学是文化基础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新时代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课,更要学好文化基础课。学好数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文化修养,还有助于提高计算和逻辑推理能力等,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帮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多结合身边的实例,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着广泛的应用。第二,数学是学好专业技能课的基础。很多专业课的学习都离不开数学知识,比如,机械类专业就与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密切相关,电子专业经常用到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数学教师可以从专业课教材中选用一些具体的实例作为例题或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专业课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例如,在对机械专业学生讲授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结合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力和力矩等。第三,数学是升学和毕业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升学和毕业都是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学业水平考试公共基础课总分300分,其中语文、数学各占90分,英语和德育各占20分。中职学生的语文、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且成绩不容易提高,只有数学成绩提高空间较大,由此可见数学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重要性。
(二)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学高为师,为人师表。教师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拉近师生关系、增进情谊、促发学习动力的重要基础。首先,教师应注意穿着打扮。大部分中职生个性偏强,不注重学习,却热衷于打扮。教师得体的穿着打扮不仅代表个人形象,更对学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衣着打扮得体,学生往往会对其产生敬重和信任感;如果过于随便,则让学生难以对其产生崇敬之情。其次,教师应该注意课堂用语。教师说话尽量亲切、幽默、有趣,给学生一个平易近人且信心满满的积极形象,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注意不要过多使用专业术语,尽量把概念、定义简单化,让学生看得懂、听得懂,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最后,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课堂的教学内容尽量设置得简单有趣,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其中,并注意师生双向互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上好第一节课,感受到数学并不难也很有趣,教师教学水平高且平易近人。
(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一是运用感知教学模式重塑学生学习信心。教师可以介绍中职数学情况:课堂容量比初中数学小很多,一般每周只有三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消化课堂知识,不用担心数学作业很多,没时间完成。对于初中阶段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前用微课带领学生复习,在课堂上补充讲解,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培优辅差。让学生明白:只要我愿意学,老师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帮助我查缺补漏,不要因为自己基础不好而放弃学习数学。二是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一方面,教师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给学生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身边的榜样。这样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分享近几年本校学生文化基础课学业水平考试情况和一些学生数学成绩的跟踪情况,让学生亲眼见证往届学生的进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三是创设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信心。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成功是提高一个人自信心的最直接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多创设一些情境,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体验被表扬、被欣赏的感觉。课后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外作业,如搜集一些与课堂活动有关的材料、准备上课的道具等,让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
二、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望(一)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情感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