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林炫华 林晓辉 李少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期 本文字数:2505
[摘 要]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是培养未来技术人才的关键一环,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工科课程长期以来存在融入困难、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基于此,阐述高职院校育人的价值本源,从智育与德育两个培养维度深入探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契合度及实现路径,将有助于推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为引领,工科课程、思政课程协同一致、同向同行的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新格局。[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职业教育;工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033-04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工程项目、科学技术领域专科层次人才的重任,全面推进工科课程思政、引领学生群体塑造专业思维与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培育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在于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系统设计思政递进的教学路径和实施体系[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和其他各学科协同一致、合力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如何立足实际,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优势来优化高职工科课程思政工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工科课程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课题。
一、高职工科课程思政困境
(一)智育囿于局部,忽视工科思维整体性培养
在我国科技及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的影响下,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更关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实用性,而缺少对智育这一思政理念的深入理解与实施。智育的关键在于认知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工科专业思维品质。高职院校学生既是成长中的学生,又是未来的岗位预备人员。据此,课程的智育目标就不能止步于掌握单一的方法或实操技能,还需构建起工科的专业思维模式,训练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思维,形成批判性、创造性、多维度的思考方式,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以实踐经验驱动知识再生产。
另外,学生对实践应用普遍轻视。高职工科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实践课时比重较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普遍轻视实践过程及结果的重要性,倾向于应付式“速通”完成任务。实验报告千篇一律,实验过程照搬模板,论证分析自说自话,造成结论方案与实验内容的偏离,学生完成任务不知其所,面对实际工作内容更是无从入手。究其原因,在于学生过分依赖已有的理论成果,未能充分认知自身实践的必要性,认为实践环节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模板化、教条式演绎,不需要人主观能动地参与、辩证和总结。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澄明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实践的重要性,回归实践过程、认识过程本身,在实践中完善对专业知识的理性认识,锤炼分析和解决具体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德育流于形式,缺乏课程思政一体化意识
高职工科课程在德育思政理念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内容系统性问题。教学中选择的思政元素游离于学科专业之外,案例与工科专业背景契合度不高,与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割裂,导致思政融入时生硬突兀,反而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排斥情绪。
二是教学结构性问题。工科课程注重流程结构的严谨性,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部分教师在思政元素的运用上往往是碎片化的素材罗列,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课程思政内容与工科课程尤其是实践环节相脱离,步调不一,节奏不齐。
三是目标导向性问题。课程思政应突出价值引领,从实践经验中提炼思政要素下蕴含的人文哲学思维、核心思想与时代特质。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思政元素的内容传递,使用政治化、标签化的直白宣讲,忽视思政教育应有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例如侧重案例材料的展示,把课堂变成故事会、新闻会甚至视频课,没能挖掘材料背后反映的学理、哲理。
上述问题的实质,在于教师将德育过程停留在机械性传达和程式化教学,缺乏一体化意识,未能将德育的核心目标寓于课程设计中,造成教学内容与德育目标“两张皮”的现象;同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割裂,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营,育人效果差强人意。课程思政的实施不能流于形式,如果无法使学生感知专业意义和社会价值,那这样的德育注定沦为表面化、空壳化。
(三)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欠缺针对性
工科专业学生多从事工程技术工作,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忽视思政教育的价值性,而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不同身份的学生对专业技能的需求方向和需求程度也不尽相同,且多具有鲜明个性与价值认知[2]。这就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实施不能仅限于直白的宣贯或说教,而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确保思政的养分在教学中逐渐渗入。因此,推进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教学实施的认知与创新,把握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是工科课程思政的首要工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高职工科课程的内在契合度剖析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一流大学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既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实然之举,又为工科课程最大限度发挥其育人功能提供了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其独特优势与高职工科课程高度契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高职工科课程思政路径研究与实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