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贠聿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2期 本文字数:2466
[摘 要] 从陕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在文旅融合、智慧旅游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入手,分析了陕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课程体系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不足,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支撑度不足,以及产教融合力度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才培养优化应着力于创新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及完善师资力量等方面,同时建议成立旅游职教集团和旅游产业学院,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关 键 词] 旅游人才培养;转型升级;智慧旅游;文旅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2-0097-04
一、引言
陕西是中国的旅游大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远古历史,有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上千年的建都史,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伟大革命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陕西是丝绸之路的起点。”[1]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厚的旅游资源,陕西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也在全国旅游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旅游产业也为陕西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3]。数据显示,在2020年之前,陕西旅游业直接增加值和综合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8.41%和15.48%,旅游对全省就业的直接贡献率为12.33%。
目前,陕西旅游业发展已步入转型升级阶段,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凭借丰厚的文化资源禀赋,陕西以传统文化发展为核心、数字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文化新业态和文旅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文化旅游业的效益[4]。例如:陕文投集团推出的沉浸式文化旅游体验项目“长安十二时辰”一经推出就成为整个陕西乃至全国的热门文旅大IP。此外,随着“微”旅游逐渐取代远程跨省观光游,露营产业也在蓬勃发展。露营+美食、露营+乡村旅游、露营+休闲体育活动都备受广大游客欢迎。
面对旅游行业的这些变化,作为陕西旅游人才培养主力军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又将如何去应对?要适时做出调整和优化,为打造有国际范、中国风、陕西味的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和“一带一路”旅游核心区建设做好人才供给。
二、转型升级背景下的旅游人才能力构成要素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对陕西省代表性旅游企业相关负责人深渡访谈资料的分析(见表1),并结合学界对旅游行业发展新走向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陕西旅游人才能力构成要素模型(见图1)。
通过模型可以看出,随着旅游市场和产业功能的变化,行业对人才的跨界融合能力、文旅项目策划能力,以及运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实现旅游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宣传、推广能力等最为看重。
首先,这里的跨界融合是指人才在“跨界”和“融合”的思维引导下,融合旅游产业链及行业相关各类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兼备跨界思维方式和融合的職业能力,推动旅游产业与工业、农业、体育、健康等不同产业融合发展,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其次,为契合新时期文旅市场需求和消费转型的形势,各类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推动塑造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文化消费新供给、培育文化消费新热点、引领文化消费新升级。陕西作为文旅大省,在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游客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急需具备高人文素养,能参与文旅项目策划、经营与服务的人才。
最后,根据《陕西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的推动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构建陕西文旅数字资源体系,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数字化助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预计2025年,陕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0%。以数字化赋能,加快新型文化业态融合进程,数字文化产业日益成为陕西新的增长点[5]。此外,随着智慧旅游的推广,游客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都能够轻松地获取资讯、规划出行、预订票务、安排食宿、消费支出,极大地改善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而景区的自动导航、VR技术演示、社交媒体宣传营销等也正在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6,7]。因此,这就要求旅游人才还应具备数字文旅及智慧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多样化的知识和技能。
三、转型升级背景下陕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度不足
陕西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意识到数字文旅、智慧旅游等将会是未来陕西旅游的发展方向,也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遵循了多元化的原则[8],但仔细对照其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度有所欠缺。例如针对服务文旅产业发展这一目标阐述,很多院校的课程设置还停留在过去的导游和旅行社计调培养这一层面上,依旧围绕着对学生导游服务与讲解能力、旅游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而针对服务智慧旅游发展这一目标阐述,课程设置也仅停留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阶段。这样的课程设置既缺乏与旅游产业新业态更深层次的结合,又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
(二)课程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支撑度不足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陕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