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月丽 王林玉 邱庄岩 陈洁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5期
[摘 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承载民族精神的基因,是教育的丰厚资源。以服饰文化为主线,在实践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专业课程、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创新助力教师思政教学研究,党建品牌活动引领,将其融入育人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于无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促进思政教育的改革。[关 键 词] 传统文化;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5-0024-04
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作为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理应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以及引领文化发展,这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是将文学、艺术、哲学、传统技艺等文化形态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文化艺术行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行为”[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在高校“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将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进行选择、优化与创新,可使其在教育活动中丰富与新生[2]。因而,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党建引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3-6]是创新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由此,我院结合专业群特点,实施优秀文化融入思政的教育改革,结合专业特色文化与地域文化优势,挖掘优秀文化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之契合于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党建+专业,引领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建設;党建+品牌活动,引领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党建+社团活动,引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浸润式吸取优秀文化的精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丰富课程思政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主要角色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为充分发挥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文化人,匠心育人,致力于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
思政教育的效果与课程设置密切相关。目前我院专业课程设置中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科目比例、课时少,且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与教学形式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为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我院将支部建在教学团队上,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以党建引领课程思政改革,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
在课程结构上,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类素质教育课程。如我院服装专业把服饰文化艺术、传统技艺学习纳入教学计划。结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开设服饰文化、服装传统技艺体验课程。如中国传统刺绣、旗袍欣赏、旗袍工艺、长衫工艺、汉服文化、扎染、剪纸、编结等。课程以系列讲座或选修课的形式展开,将单纯依靠兴趣爱好进行传播提升到教学与育人层面,增强渗透力和感召力。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
在课程内容上,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融入专业课程,拓宽和丰富教学内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还时刻注意贴近现实、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为学生提供人生指南,树立榜样,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转换。
1.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
学院结合地域文化,将“铁军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优秀资源。党建引领开展“军服情,爱国心”主题党日活动,以讲座与特色党课的形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改善传统思政课程形式单一、内容与学生专业疏离的弊端。如我院总支引领服装专业开展“军服的变迁”系列讲座,将红色文化融入服装专业的课程教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军服元素服装设计创作大赛等,并有针对性地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着力构建基于红色文化资源转化和融入的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2.廉政文化与传统技艺融入专业课程
结合学校廉政文化特色活动,在纺织产品设计、服饰图案、刺绣、服装设计等课程中将廉政文化以剪纸、刺绣传统技艺的形式表现出来,结合课程点,依据课程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经受廉政文化的洗礼。
3.勤俭节约意识与创意能力培养共融与专业课程
在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项目的设计,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比如在面料再造课程、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开展学生“再生设计”“可持续设计”主题作品设计,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调研服装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与污染情况,充分挖掘资源再利用的方法与手段,通过创意设计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加了解服装的快速更新所带来的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使用过程中的浪费,无形中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创意设计使服装生命周期延长,节约资源,从而增强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创意能力及资源可再生应用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针对学生特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思想引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我校服装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开展项目化教学,如在服装设计、毕业设计课程中开展区域文化专题服装设计项目,将区域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融入教学,在服饰刺绣课程中设置传统发绣体验项目等,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操作实施、情景体验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习兴趣,以传统文化教育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无声。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