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周诗华 马天一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5期
[摘 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各高校得到全面渗透,为高校教学及科研活动带来较大影响,并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推动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内生动力。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各高校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成效。[关 键 词]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5-0144-04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高校日常教学及科研等多个领域,推动高校在信息资源整合及人才培养方面迈向新的发展台阶。并且信息技术能够为高校突破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为高校教育教学开辟新的渠道,为高校学生的日常交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工具。但信息化也不可避免地为高校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高校需要深入思考如何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处理好信息化时代与传统教育的冲突,实现两者互补,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一)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必经之路
1.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改造,能够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学生的个人信息获取,通常采取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样本收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整体的特质,但其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主体,无法避免地会忽略学生的个性特征。而信息化时代,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获取学生的个人信息,不再只是抽取部分學生作为样本代表,而是全面覆盖地采集学生信息。并且其在数据来源上,包含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渠道,不再只是某一个部门掌握学生的数据信息,而是只要进入到这一数据库,任何部门都能够看到学生的数据信息。除此之外,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校园监控、课堂录课、情感识别等,对院校内的学生行为进行动向监测,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进行预警,并通过信息技术识别学生的面部表情及语言特点,挖掘学生的心理动态。其次,通过自媒体、网页等App技术,在各大平台上,抓取学生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及舆情分析。最后,通过学生的校园卡情况,了解学生出入院校内场所的次数及消费情况,对学生的个人生活动态进行细节分析,实现对院校内学生所感、所想、所见的全部记录,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开展具有创新性的教育内容,变革教学内容假、大、空的刻板印象。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就为高校内的每一位学生定制画像,依据院校内的系统,对学生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学生的行为趋势,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安全状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2.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改造,能够增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
学生的数据信息是进行教育决策的先决条件,是促使决策科学化的基础,能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使得这一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但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高校数据信息技术不够成熟,对于学生的信息获取不够及时,使得在日常教学之中,教师通常依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及经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对于教育决策来讲,会使其科学性大打折扣。而信息化时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信息分析,能够从宏观方面对学生的行为、生活、思想有所了解,能够使教师依托此技术,提取到曾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曾了解到的数据信息,梳理其内在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及兴趣特点,优化教育、教学工作。除此之外,运用信息技术,还能够深入探寻学生的个人价值,能够基于学生的行为轨迹,建立数据模型,实现对学生行为趋势的科学预测,以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使原本的刻板教学以更为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判别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可以依据学生的出勤记录,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热情,可以通过学生出入校医室、出入校门的记录,判别学生是否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的情况。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的理论成果,了解我国发展的最新动态,将实时内容穿插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及科学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视频及教学方案上传到网络,让其他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批评、建议,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持续吸收采纳,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经之路
1.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改造,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接受程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变得可感知、可度量,特别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达到至高水平,产生较为庞大的数据群,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深入挖掘,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从而使日常教学工作由主观经验逐渐向客观分析发展,依托学生兴趣进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接受,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丰富日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
2.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改造,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传统的日常教学,普遍采取课堂讲授式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形式较为单一,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在较长时期内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质量人才,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对于思想政治学习兴趣不高,存在感较低,其自主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并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创新能力越发重视,创新型人才紧缺,而只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才能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及创造性。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改造的方向与策略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