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玲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5期
[摘 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在对幼儿园、亲子园、早教机构、培训学校等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保育员、教师、教学园长、园长的任职要求,从幼儿园一线保育员岗位任务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参照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标准,构建的基于幼儿园保教工作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幼儿园合格员工的身份转化。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要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政策文件,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校本课程建设,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5-0140-04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不断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位置,教育目标以及教育内容都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所以专业的改革和发展要从课程建设入手。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需求。而且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就需要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他们不仅要学习幼儿心理学,还要学习基本的护理知识与专业的安全知识技能,更要精通幼儿音乐、美术、体育以及语言教育等专业知识技能。另外,幼儿教师还要积极构建与幼儿以及幼儿家长的关系,要用真诚与专业赢得幼儿家长的支持与信任。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以及提升我国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理念,要结合幼儿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创建全学程、宽覆盖、多维度、多元化的校本课程,组织开展科学、有效的学前教育活动,从而为祖国培养出高素质的幼师队伍。
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程建设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学前教育相关内容。比如幼儿心理学课程建设,可以先从基本的幼儿心理学概念开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幼儿心理学内容、代表人物等。接着,教师可以逐步呈现幼儿心理辅导的相关案例,将理论内容与案例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加强对幼儿心理学的认知和理解。不仅是幼儿心理学课程,还有幼儿园环境创造、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专业技能课程以及学前儿童文学、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等专业理论课程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整合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各门课程之间既彼此独立,又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要遵循整合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即教师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系统呈现某一课程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该课程内容中渗透其他课程内容,使课程体系内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各子系统相互配套。如专业技能课程中,教师可以渗透学前卫生学以及学前心理学等理论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學期初就已经制订好了整个学期的课程教学计划,甚至包括课时内容的整体安排。由此可见,课程建设一定要有系统的规划,要从高素质幼儿保育人员这一角度出发,确定校本课程的整个学期安排。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结合实践场所、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等进行灵活的安排,让课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教育教学。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通过课程落实的,可以说,学校内的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就初步代表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与专业技能水平。假如高职院校内没有开展学前教育人际关系学,那么学生脑海中就没有与幼儿以及幼儿家长、工作伙伴等建立和谐关系的意识,如果学生没有在工作实践活动中积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有可能影响到其专业技能的发挥,甚至会影响到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可见,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且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会结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行适时创新,比如实训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呈现幼儿园内的一段真实的教学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教师如何与幼儿互动等。基于课件视频的课程教学方式深受高职院校学生的喜爱,且能加深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因此校本课程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校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师资队伍,是要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教师会创建学前教育公共必修课、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学前教育就业选修课以及实习实训课等丰富的课程体系。比如舞蹈、美工、声乐、钢琴等学前专业技能课程,能有效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熏陶学生的情感。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创建方面,教师会围绕幼儿语言、健康、社会、艺术以及科学五大领域内容展开,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艺术能力以及安全技能和科学能力。而且校本课程的创建基于学校的环境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比如校本实训课程,学校方面会积极与社会范围内的幼儿园合作,包括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那么学生就可以有多个实践场所,就可以近距离展开实习,进而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