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邓美丹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6期
[摘 要] 首先剖析了高职学生的情况,总结了历年来现代金融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改革对策和思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满足当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关 键 词] 现代金融概论;教学方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6-0169-04
一、引言
我国经济正在由数量型增长转向效率型增长模式,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这要求金融进行调整升级。为了进一步促进金融的开放发展,提高金融体系的活力和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对高校金融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滞后于人才需求,导致高校金融专业教学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不重视学生实践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培養适应企业、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需对金融的教学进行改革。同时,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须深化教育改革,并从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等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意见。为了响应《意见》的号召,本文将分析金融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在《意见》的引领下,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探讨金融学改革的新路径。
现代金融概论是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国际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该课程共68学时,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的都是高职高专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和利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概述、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以及金融风险与监管等。从教学模式上看,基本上属于“填鸭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任课教师在讲台上讲解金融知识,而台下的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很多学生没有做到知识的内化,使得其既缺乏实践应用,又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满足《意见》的基本指导意见,也不利于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同时,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日趋复杂和互联网金融的日益深化,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势必要求金融人才具备充足的金融知识储备和掌握各种金融工具的使用方法,这对金融行业的人才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现代金融概论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为了更好地开展现代金融概论教学改革,有必要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学习动机分析
近年来,在高职院校扩招的背景下,高职教育的生源逐渐多样化,高职的招生对象不仅有普高生,还包括中职生,生源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呈现差异。通过向本校的2020级、2021级和2022级共258名国际金融专业学生发放问卷调研(其中有效问卷为249份),结果显示,将近50%的学生只希望考试合格,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即可,没有获得课程考核优秀的内在驱动力。另外,由于缺乏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一部分学生往往心理自卑感较重,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不自信,认为自己无法在大学获得优异成绩而自暴自弃。此外,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这使得其无法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学习方法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即为课堂学习提前做准备,在预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中可针对性地听讲,这样学习知识时可以理解得更加深刻和透彻。现代金融概论作为国际金融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围绕货币、银行等方面阐述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知识复杂多样、理论性强,涉及大量金融原理,部分知识建立在数学运算推导基础之上。而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且缺乏相关知识储备,面对大量的金融理论,普遍感到困惑不解,不懂得如何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运用,而这就需要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且认为课程内容教师上课会进行讲解,没有必要进行提前预习,因此只有大概10%的学生能够做到课前预习,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主动去进行课前预习,觉得课前预习是浪费时间。
部分学生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且没有掌握听课的方法,如一些知识点需要记笔记,但是学生不会记笔记或者不愿意记笔记,需要教师提醒记笔记,这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理论课程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少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提不起兴趣,从而会出现少部分学生上课睡觉的现象。
课后复习是知识内化的一个关键环节,经过复习消化,可以系统掌握课程知识,但是课后复习的学生也仅占比18.3%, 一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知识和难题,并不愿意主动去请教教师或同学,只能被动地等待教师进行讲解,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学生没有办法真正做到知识的内化,使得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三、现代金融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较为落后
从教材的数量和质量来看,目前市面上出版的高职高专的现代金融概论教材从数量上看很多,但教材的内容大体相似,均从货币与信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货币需求和供给、货币政策以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方面进行编著,内容结构基本相似,案例较少且比较陈旧,并不是近年来的金融热点。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现代金融概论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析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