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曹艳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6期
[摘 要] 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有一定的变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资源,其价值性和作用性更加凸显。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有能力、懂业务的专业人才。[关 键 词] 高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6-0177-04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些许变化,不仅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还对人才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资源,是全体师生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制度规范和思想意识,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可以起到教育人、感染人以及规范人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在开展育人工作中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价值。
一、校园文化与学生全面发展概述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文化资源,其充分体现了高校的竞争力和精神面貌。校园文化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硬件设置、学生守则、办学理念、宿舍教室等。校园文化是高校教学中所有行为、精神、环境和物质的总和,其具有复杂性、多元化等特点,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校园文化建设受到了高校师生的高度重视。
学生全面发展是基于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新型育人模式,全面发展主要包含行为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过系统性的育人活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道德素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用人标准,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提升思想觉悟
校园文化包罗万象,其中很多内容都涉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现代大学生成长于网络时代下,受到网络多元文化的冲击,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思想方面的偏差。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政治素养、精神意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感染和熏陶,促使学生获得思想觉悟的提升,坚定其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夯实基础[1]。
(二)启迪学生智慧
高校是人才和知识的汇聚地,进入高校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较为突出,汇聚到高校中通过专业学习而获得未来社会生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开展专业教学中会形成专业文化,而专业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创造能力、审美情趣以及智力水平,进而在长期熏陶下获得知识的发展,成为一名对社会、国家、民族有用的人才。
(三)利于身心发展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受到外界影响因素较大,尤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已经在学生生活中广泛应用,而网络中存在的一些腐朽思想和落后文化也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具有引导性和指向性,其能够帮助学生辨别哪些行为和思想是错误的,哪些是正确的,通过校园文化引领,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
(四)丰富课余生活
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较为鲜明,除了平时学习之外,课余生活也较为丰富,在建设校园文化时,以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可以丰富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促使学生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同时,通过组织校园活动,还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进行引导,潜移默化地开展育人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推动高校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持续增加,而想要扩大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口碑,则要给予校园文化建设以高度重视。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能够提升高校品牌的辨识度和知名度,让更多社会人士通过校园文化了解高校,掌握高校的教学优势、发展历史以及育人目标,推动高校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同时,校园文化是一种宝贵的育人资源,优化以及丰富校园文化,还能够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在社会中做出贡献后,还能够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形象,扩大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校園文化建设的层次
(一)精神层次
精神层次包含高校在长期发展中而沉淀积累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是校园文化的象征和灵魂,关乎一所学校的生命力,是校风学风的集中体现。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所学校、一个人,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精神的民族是荒芜且迷茫的,没有精神的学校是粗浅且平凡的,厚德载物、博闻强记凝聚了清华文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铸造了北大文化,校园精神促使两所学校在历史传承中经久不衰。因此,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引导,从学校传统、专业追求、管理理念、人才培养和办学思想等方面提炼校园文化,铸造富有魅力、别具一格的校园精神[3]。
(二)制度层次
制度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是在既定文化环境下而建立的,具有导向性的标准和规章。一所高校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全校师生进行行为规范和思想引导,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在构建校园制度中会形成制度文化,其体现了高校的管理模式、环境规划、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高校制度包含招生制度、就业制度、管理制度、考试制度以及评价制度等,是保证高校正常运行的保证和基础。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论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