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吴楠 李孝川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7期
[摘 要] 新时代基础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教育家型教师的实践引领。基于此,有必要探寻教育家型教师的概念,通过对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特质,从政治性与专业性、道德性与知识性、领导型与服务型、理论性与实践性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家型教师国家、社会与学校、个人三个层面的发展路径。[关 键 词] 教育家型教师;专业特质;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017-04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1]。随后,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到2025年,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经验,培养造就一批引领教育改革发展、辐射带动区域教师素质能力提升的教育家[2]。可见,教育家型教师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界的召唤,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师资群体,不仅是教育发展所需,更是社会进步所需。
一、教育家型教师的概念界定
探寻教育家型教师之始,首先要明晰何为教育家型教师。时下,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著名学者伍雪辉根据教育家型教师的内涵侧重点进行三种划分:一是楷模说,即教师群体中的精英榜样;二是发展说,即教师以教育家为远大目标;三是境界说,即教师除专注于学生发展,更关心祖国与民族的发展问题。靳伟和廖伟以国际比较研究的方式,将我国教育家型教师与国外卓越教师相对应,认为教育家型教师是在坚定的国家教育情怀之上,通过教育实践,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与服务作用。[3]邹晓明对已有研究总结道:教育家型教师是具有国家教育情怀与信念,形成了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实践模式与理论,并能在未来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与服务作用的领导型教师。[4]总而言之,学者们对教育家型教师的内涵描述多以爱国情怀、教育理论、教育实践、辐射影响为关键词。
根据教育家型教师已有研究及文章研究视角,不妨将此概念界定为:教育家型教师是以高尚爱国情怀与职业道德为指引,以坚固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为基础,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发挥服务作用后形成独具个人教育理论话语体系且对社会教育产生积极影响与正向引导的时代性教育领域杰出代表人物。本概念界定关注教育家型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成就与影响地位,聚焦其内隐心理结构与外显行为展现的双向耦合。
二、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特质
专业特质是指某一职业的标志特征,倾向于指人们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具备的且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内部核心特有品质。[5]教育家型教师作为一种崭新的称谓,虽在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规范,但他们都有以下专业特质。
(一)政治性与专业性相统一的爱国人士
纵观我国历史,每一时期的教育家都有相同的特质: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1901年,梁启超于《南海康先生传》中首次提出“教育家”一词,他将“开民智、新民德”视为中国起死回生的良药。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之心为新中国探寻新路。于漪回顾自己60年的教育生涯总结道:“是党和国家给了我永远的信念,师者的根在祖国,教师要立志不懈奋斗为解救苦难的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常言道:“师者,所以傳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专业性职业,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科学知识,还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身心产生积极影响,这决定了教师需拥有必要专业素养,而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便形成了这样的品质,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于一体。因此,教育家型教师会建构丰富、系统、全面的专业结构体系,体现在其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与监控能力等各方面。
总而言之,政治性与专业性结合统一体现了教育家型教师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与专业的教育素养,具有该特质的教育家型教师表现为政治方向正确、教学水平卓越,且在教学中致力于提升自己,不断将国家政治价值观和学科知识融合教授予学生。
(二)道德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正人君子
自古至今,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在传授知识技能之外,还能对学生循循善诱,实施人格德行的教育。学者贾馥茗认为人师就是受到普遍尊敬的君子,师道就是君子之道,教师应该致力于自身的修养,使自己成为知识和德行两者兼备的君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自古以来,我国高度重视道德教育,一直将道德教育作为立国之本,进入新时代,我国仍大力倡导立德树人,备教师之德方可树学生之德。当今教师的道德规范已趋于制度化,师德成为评判教师的第一标准,具有一票否决权。
知识性体现为教育智慧,谓为一种能力,这是一种将教育理想观念和实际操作情景结合起来的能力、对教育伦理道德的明智判断能力、抵抗各种利益诱惑的能力、高效的反思和行动能力、重要事物的抉择能力。知识性不应局限理解为对浩瀚知识体系的学习,而是体现在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威勒曼在《实践的反思》一书中提出知识论意义上的行动主体性与自由,即人类会将个体行为置于某种特定的动机和环境语境中来解释和把握个人外显行为,为了一个理由或目标而行动,从而去实现“更全面的知识”。
总而言之,道德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教育家型教师,会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对自身的道德价值引领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实现师生双方道德情操与知识体系向更高价值升华的有效转化。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教育家型教师专业特质与发展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