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丹 韦芳元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7期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任务的主渠道。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原理课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原理课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构建完善的原理课教学体系,拓展育人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对于发挥思政课育人价值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主要对原理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代价值简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在新时代发挥原理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效性的基本要求,最后深入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原理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021-04
新时代,我国十分强调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推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思政课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利用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落实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原理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进一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主要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必须进一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提升思政课程育人价值。原理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同时能够应对当前时代对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提高大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素养。
一、原理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代价值
(一)技术革新:应对时代挑战的必然方向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层出不穷,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教育行业的创新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目前已经逐步实现了我国教育行业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突破。在原理课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创新思政课程教学的关键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进一步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原理课教学的现代化发展。混合式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原理课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独立探索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的思想深度与广度。此外,教师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原理课教学,找出真正符合当前学生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全新教学方式,从而建构出真正属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1]。
由于原理课本身具有较强的时代特性,所以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能够帮助教师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原理课中,大部分知识点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方式直接展示给学生,因此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时代对原理课教学带来挑战的必然举措。
(二)模式创新:满足学生需求的价值导向
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原理课教学兴致不高,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思政育人效果不佳。在教学理念创新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应当是思政课创新的立足点,这也是提高原理课教学效果的关注点。因此,创新原理课教学模式采取混合式教学,能够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混合式教学,能够摆脱时空对学生学习的限制,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内容开展学习。采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原理课的受众,还能够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步骤,切实增强课程育人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2]。
(三)混合教学:顺应时代要求的新视角
在原理课教学中,以提升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认知能力作为主要目标,而混合式教学这种全新的模式,也能够顺应当前的时代要求。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需求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实现教学模式之间的取长补短,进而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水平。目前已经有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原理课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以顺应时代要求。利用混合式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二、发挥原理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一)以教师为主导
在原理课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价值,教师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就应当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对困难的能力。尤其是思政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提高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具有极强的教學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发挥混合式教学的实效性[3]。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原理课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深入研究和吃透教材内容,准确把握原理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编写好课程教学设计,把握当前时代发展对原理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才能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和经典著作,增加个人的知识储备,还要提高个人科研水平,通过研读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内容,把握当前教学方法改革方向,进一步将思政理论创新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融入混合式教学课堂中,进而提升原理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效性。教师通过发挥其主导作用,不仅能够增强个人的线上教学引导能力,提高线上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还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个人思想道德品质和线上教学进度,再通过与学生互动,使大学生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了解并产生深厚的认同感,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真正实现原理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育人价值[4]。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应用型本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混合式教学模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