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艺园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7期
[摘 要] 日语会话课是一门用日语实现口语交际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日语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顺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人才,教师需要树立教学改革的新理念,转变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等。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基于广西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初级日语会话课的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学情特点,进行初级日语会话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关 键 词] 日语会话;“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改革;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7-0118-04
随着时代经济和新型产业的发展以及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外语学习者的队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对外语学习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近年来,日语学习者日益增多,就业市场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最近几年很多高校的日语毕业生大都在翻译、教育、电商等行业就业,这就要求学生在拥有扎实的日语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语言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为适应市场需求,应用型日语人才已成为很多高校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另外,伴随着近几年来高考日语的兴起,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甚至更早阶段就已经接触过日语,有一定的日语学习基础,但由于高中阶段应试教学模式下的教学中不够重视学生的“说”,学生没有足够的“说”的语言输出机会,逐渐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导致很多日语生普遍存在学的是“哑巴日语”的现象,“写”与“说”的能力差距明显。因此,在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背景下,高校的日语教学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授日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给学生更多练习口语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把日语理论知识转化为语言实践能力。日语会话课是日语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且是一门用日语实现口语交际的专业基础课程,注重学生开口“说”的能力,在日语专业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为培养顺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人才,高校教师对日语会话课堂进行教学优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从初级日语会话课堂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开口说日语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等。
一、日语会话课的教学现状和学情分析
(一)教学目标
日语会话课程旨在通过大量的日语口语训练和实践,提升学生熟练运用日语进行对话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和生活习俗,逐步提升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二)授课计划
笔者任教的学校是一所本科应用型高校,日语会话课是日语专业下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大一、大二和大三的三个学年都分别开设了日语会话课程。日语专业的学生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上会话课,大一上学期的总学时为48学时,理论学时为24学时,实践学时为24学时,每周分配4学时。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的总学时为64学时,理论学时为32学时,实践学时为32学时,每周分配4学时。
(三)教材分析
日语会话课程目前所采用的教材是《大家的日语 初级1(第二版)》,是由日本3A出版社编著,由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教材。该教科书以掌握日语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为主要目的编写而成,教材内容主要由导入部分和25课的情景对话内容构成。每一课由句型、例句、情景会话、单词、语法和练习六大板块构成。其中,会话学习板块是由生活在日本的外国人在各种各样的场面下进行的会话,且会话篇幅短小精炼,有官方配套的会话视频资源;练习部分分为A、B、C三大板块,特别是练习C板块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练习。
(四)学情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研究对象为大一年级其中的三个行政班级,共89名学生。笔者首先围绕学生的日语基础和日语学习时长、日语学习方式、日语会话学习三个项目对教授的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到有效答卷87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日语学习经历且是日语高考生的为64人,占比约74%;没有学习过日语的学生人数为23人,占比约26%。其中,44%的学生学习过日语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时间,32%的学生学习日语的时间是两年及以上。在高中阶段学习日语的方式主要以背重点语法和高考常考单词为主,其次是刷题和听日语课。其中,65%的学生表示只是偶尔练习日语口语。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有日语学习基础,但是多以高考应试为主,口语会话练习时间较少,这也是很多有日语基础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不自信、“不敢说”或“不愿说”的原因之一。在每个行政班中,除了4~5名基础较好,且积极开口回答问题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不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另外,约有26%的学生是日语零基础学生,据笔者观察,在这部分学生中,除了有几名性格活泼且好问的学生以外,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比较被动且没有自信,怕出错,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大部分学生对日语比较感兴趣且有努力学习的态度,只是不习惯或不重视开口练习,这对于日语会话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大一阶段的学生对日语的求知欲望和模仿欲望是最强烈的,在此阶段引导学生养成开口练习的好习惯,这对于将来大二以及高年级阶段的日语会话课、日语口译课等课程的学习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由于目前大一的每个班级平均有30名学生,班级容量大,每班只有一名日语会话教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全面顾及每一位学生。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多以教师讲授句型语法,教师提问学生,学生进行替换练习为主,以朗读、翻译等日语精读课式的教学模式为辅助,给学生练习会话的实践项目较为单一,时间上也不够充足,课堂气氛枯燥。并且由于课程的课时限制,教师在授课中考虑到讲课的进度,偶尔会出现理论学时不够,占用到实践学时的情况,这样一来,给学生练习口语的时间就更少了,有时会让学生感觉到与上日语精读课无异,部分学生久而久之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因教学模式的固定出现听课走神的情况。正是因為该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练习的机会少了,课后也不主动找机会和花时间练习,久而久之就变回了“不敢说”“不愿说”甚至“哑巴日语”的状态。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以学生为中心”视域下的初级日语会话课堂教学改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