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吴圣楠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9期
[摘 要] 职业院校在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已有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其有效路径必然是在明确各利益相关方治理逻辑的前提下,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探讨能够满足各方利益诉求的、具有可实践性的方案。政府在职业院校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发挥引导性和保障性作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职业院校应正确认识并努力提升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根据自身特点及资源禀赋,针对企业不同的需求灵活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校企合作项目。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更为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习者语言知识与交流的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往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关 键 词]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企业“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001-07
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走出去”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机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这一改革创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涉及政府、学校、学生、企业、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间的利益交互关系,受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也与产业发展及企业成长等因素息息相关。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依存,并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应不断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同时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进入社会后又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作用,引起其相应的变化。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组织形式,也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主要的就业方向,企业的有效参与、政府的有效引导和政策支持、职业院校的有效人才培养围绕学生或者学习者进行,共同形成了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走出去”的动态循环过程(见图1)。
注:图中最外圈表示整体社会经济环境,内部圈和连线表示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连线没有方向。例如,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及支持对职业院校及企业及行业协会等的行动产生影响,二者同样通过政策执行及自身发展反馈并影响政府的社会治理行为,院校和企业及行业之间也存在直接的合作,二者合作的中心都围绕学习者进行,并且通过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修正。
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核心在于人才培养,学生或者学习者的发展处于整个系统的核心位置,职业院校专注于对学生知识、技能及其他职业素养的传授和培养,学生或者学习者进入企业工作后,职业教育的有效性评价会反馈给职业院校和其他学习者,从而影响职业院校的教育供给,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引导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及企业发展方向,并进行监管,使二者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上述过程必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各利益相关者自身发展产生影响,整个系统处于不断调整中,以保证顺畅运转和发展。
一、多元利益相关者诉求差异
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走出去”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具有多元性的特征,其各自诉求具有差异性。
学生或者学习者是核心利益相关者,这一群体的主要诉求以就业为导向,期望通过职业教育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技能,增加就业机会,或者能够提前熟悉和感知企业,提升职业发展能力。2021年末,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1%,与此同时,2021年第四季度,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 1.56,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大于供给[1]。由此可见,经过学习和培训的求职者所具备的素质与实际岗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学习者对于自身具有不同维度的技能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应对实际不断发展变化的职场要求。
企业作为重要利益相关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质特征,其主要的利益诉求是降低用工成本、選用和留用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科技水平、获得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招到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是首要问题,企业期望首先能够明确经过哪些课程学习或者培训的学习者能够满足岗位需求、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在实践中企业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十分明确,寻找和吸纳人员的成本不断提高。其次是“走出去”企业寄希望于职业教育的服务能够以较低成本满足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和提升需要,从而实现留用和培养内部人才的目标,构建一个完善的企业自身人才成长体系;“走出去”企业对于职业教育的期望也包含一定的技术水平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社会和经济收益实现的需要。企业希望通过与职业教育院校等相关主体的合作,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与研发能力,或者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获取优势竞争地位,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企业成长与发展。
政府的主要诉求为改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状况,引导行业发展方向,同时能够进一步促进就业、消除贫困,更好地服务经济繁荣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是政府的主要诉求。对于我国来说,政府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要求,希望能够提高职业人才供应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进一步优化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减少失业率,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通过提高劳动者能力素质水平促进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各省级政府的诉求由于自身资源禀赋及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其内核一致。
职业院校的主要诉求则为通过服务企业“走出去”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减低办学成本压力,提高院校的国际化水平和社会声誉。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一定的供给不足与失衡现象,职业教育层次偏低,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不能满足学习者在就业竞争中的需要,同时个性化培养与终身职业教育缺乏、延伸教育服务不健全等问题也对职业院校发展提出了挑战。职业院校期望通过与企业“走出去”过程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学习者在职场的竞争力,为自身争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与更为优质的生源,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企业“走出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