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吕萍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9期
[摘 要] “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要发力点,通过剖析“大思政课”概念内涵,阐述“大思政课”之“大”的多重维度,从而更深刻理解“大思政课”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方向、新理念、新形态和新路径。新时代“大思政课”要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发展道路,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社会实践中汲取养分,丰富“大思政课”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进路,着力对标“六个要”、对表“新时代”、对接“新渠道”,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加强建设,实现新时代思政课提质增效的任务目标。[关 键 词] “大思政课”;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017-04
思政课作用突出,办好思政课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1],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有很多重要指示和论述,这些重要指示和论述为我们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遵循。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的殷殷嘱咐,给我们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新方向、新思路、新形态和新路径。“大思政课”理念是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科学指南,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有助于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提升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队伍建设增添动能,提升势能。
一、“大思政课”概念内涵分析
(一)性质和宗旨
“大思政课”概念从词语结构来看,中心词是“思政课”,这体现了“大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因此,“大思政课”实质上仍然是“思政课”,也即“是思政课的新形态,而不是在思政课以外另外构建一种课程育人体系”[3]。基于此,“大思政课”具有“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上是一致的,且“大思政课”对于传统思政课中契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教学规范、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依然是沿用传承的。
(二)形式和表现
“大思政课”概念中的“大”可以看成是“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的方向。“大”结合多维视角,从形式上可以表现为空间大、容量大、格局大、力量大等,由此出发,“大思政课”相比传统思政课内涵外延和教学时空都有相应拓展,不是囿于一隅,局限于单一视角,也不是拘泥于一種方式的,而是视域广阔,具有大视野、大格局,教育场域宽广立体,教育载体丰富多元,影响力持续深远。
(三)课程建设和实施
“大思政课”建设立足于思政课且以思政课为对象,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课程建设着眼于现实生活,着重发掘社会课堂,着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同时又以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为落脚点,履行思政课育人使命,回归思政课德育本位。
二、“大思政课”之“大”如何体现
(一)“大思政课”肩负重大的使命
一是“大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树立全局思维和大历史观。全局思维是以全面、系统、辩证的思维角度理解看待问题。“两个大局”是新时代我们立足的战略高度。“大思政课”理念是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是党领导下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的重要使命。“大思政课”要注重启发学生树立全局思维和全球视野,深刻把握“两个大局”辩证统一的关系,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格局孕育于当前世界的发展态势中,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当代青年要心怀“国之大者”,深入学习领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更明确地认知自身在国家发展中承担的责任,自觉聚焦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同时“大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树立大历史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原则,也即是以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大思政课”要指引学生自觉把当前新时代置于整个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来看,特别是重点学习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从中汲取历史智慧,从而“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4]。
二是“大思政课”要增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大思政课”要坚持战略思维,增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大思政课”立德树人使命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深刻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立足我国国情的创新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特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4],对于当前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突破瓶颈、化解困局、打破迷思的新路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下取得的重大成就,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心骨、定盘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朝着最正确的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劈波斩浪,开拓进取,才能使中国式现代化始终葆有最旺盛的生命力,最强有力的发展势头。“大思政课”要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为牵引,向学生阐释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原则要求,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引导学生自觉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实践中。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善用 “大思政课”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①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