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蔡玉华 胥振国 高迎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9期
[摘 要] 生物化学既是医学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又与其他基础医学课程有着密切联系。但该课程知识理论抽象、代谢反应错综复杂、知识更新快并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而当前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导致传统教学方式难度大、学习效果差。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兴趣,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探索课程思政与PBL教学法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在兼顾课程科学性和有序性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和重构,采用课程思政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法,线上线下多措并举,且考核方式多元化。结果表明,课程思政与PBL教学法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课程合格率较改革前有显著提高,且达到了课程思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关 键 词] 高职;生物化学;PBL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059-04
生物化学是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护理等医学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基础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为一切生物有机体,包括人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阐述生命现象的遗传繁殖、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及衰老死亡等。因此,这门课的知识理论抽象[1]、代谢反应错综复杂[2]、专业术语多、概念较模糊、知识更新快并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化学知识薄弱,尤其是文科生对化学知识更是欠缺,给学习造成很大困难。
目前,我校生物化学课时少、内容多且复杂、教材适用性不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多数学生觉得枯燥、乏味[3],对学习失去信心,这使教师的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近年来,我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通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恰当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智慧职教为网络教学平台,强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4-5]教学法并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教学方法及评价
(一)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围绕医学类职业岗位能力和相应工作任务的要求,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强调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强化“必需、够用”;根据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兼顾科学性和有序性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和重构。课程设计了四大模块,十五个项目(见文末表1)。如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及其调控的内容整合,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血液生化和肝的生物化学合并介绍,突出课程的基础性、普适性、针对性和适用性。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了“案例导人”“学习目标”“思政元素”“数字内容”“课时小结”等。“案例导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所学知识与临床相联系;“学习目标”涵盖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思政元素”促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融入的思政元素;“数字内容”将课程微课、题库数字资源上传职教云平台,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课时小结”利用思维导图总结任务内容,便于学生复习和提高,便于检验学习效果。
(二)系统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挖掘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教学团队经过深入讨论研究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课程内容挖掘思政元素,并将生物化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见文末表1)。如在讲到“生物化学与药品生产的联系”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生物化学学科发展促进了制药业产品更新、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以生物化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重要的生物技术制药工业,已经成为制药工业的一个新门类,各种生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越来越多的重组药物,如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促细胞生成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和乙肝疫苗等均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新的蛋白质工程产物的种类正在日益增加。应用生物工程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业,已成为行业技术的主力军,生物制药技术和传统的制药技术已经融为一体,迅速发展为新型的工业生产模式,对该领域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自豪感和学好专业的自信心。
在講到“生物化学与医学关系”时,可以讲述人们对一些重大疑难疾病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通过这些前沿知识的介绍,在刺激学生听课的兴奋性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产生今后应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欲望,使其对学科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敢于攀登高峰的创新精神。
在讲到“生物化学发展史”时,引入在生物化学学科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我国科学家。如我国现代生物化学主要奠基人和分子生物学开拓者王应睐院士,面对英国剑桥大学恩师的挽留,他说:“我的祖国还十分落后,需要我回国报效。”[6]再如我国生物化学及营养学的奠基者吴宪先生,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毅然返回祖国,在血液分析等方面创立血滤液制备及血糖的测定等,提出了蛋白质变性理论,在我国临床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免疫化学及营养学研究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并为我国临床生物化学奠定了基础[7]。通过以上科学家真实的故事,向学生传达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献身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PBL教学法在高职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