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马冬云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9期
[摘 要]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决定着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办学方向,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当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多重挑战。高职院校应从健全责任机制、加强队伍和阵地建设等方面筑牢意识形态教育之根基。[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意识形态;改进举措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9-0103-04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道路、国家政治安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调青少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高度重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旨在提升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斗争更加尖锐复杂。高校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后备人才资源,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鉴于高校学生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思想独立开放、事物接触面广等特点,以及新时代网络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高校学生容易成为意识形态渗透、演变的对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守住前沿阵地的关键。在职业教育备受关注的当下,高职院校是培养掌握丰富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与西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影响,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现状
1.高职院校党委领导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党委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及工作分工,抓好分管学院、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同时利用党委会、季度研判会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统筹部署、分析研判、指导督查。
2.高职院校依托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开展学习,将意识形态理论学习作为重点学习内容,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升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师生的引领力和凝聚力。通过组织开展师生演讲会、专题报告会、学习研讨会,利用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以及“开学第一课”等学校重要时间点,不断创新学习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提升理论学习成效。
3.学校党委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专题研究。每季度开展校院两级意识形态风险领域分析研判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党委书记与各二级单位负责人签订年度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深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二级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加强考核督查及结果运用。
4.对于校内形势报告会、哲学社会科学讲座、人文讲坛、各类研讨会,学校加强规范管理。通过开展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摸排以及校院两级部门网页专项整改工作,明确校院两级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运行与监管责任。成立教材排查专项工作小组,从教材选用、教材内容及教学资源等多个角度开展教材意识形态专项排查,确保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与规范性。
二、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压得不实
高职院校少数部门及二级学院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程度不一,少数党员干部对“一岗双责”的要求把握不准,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工作、轻意识形态”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仍存在以会议代替工作落实布置、以文件制定代替制度落实的情况;意识形态责任分解方案未根据学校工作实际修订。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指导少,对二级单位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盲点摸排不清。对新思想的学习不够深入,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研讨交流不够,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缺乏研究、掌握不深,学习教育手段主要以解读文件政策为主,意识形态理论素养和实干能力不强。存在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平衡、不充分,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复杂性、严峻性认识不深刻的现象。
(二)意识形态相关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存在机制不健全、相关安全责任制度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在课堂听课机制、人文社科教学教案检查、新媒体管理、社会科学成果审查等方面都还存在制度不全、执行不力的问题,高效精准的意识形态运行管理机制未能形成;突发舆情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舆情处理无法形成有效的工作闭环。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督问责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工作压力传导不够有效,一级抓一级的力度偏软、偏弱。
(三)政治理论学习针对性不强
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缺乏系统性,存在意识形态专题学习的内容偏少等问题;面向师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举措不多、重视不够,学习中存在“不求甚解”现象。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期间,如何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艰辛历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价值内涵通过有效的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向师生进行讲述,从而取得认同并凝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力量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永恒的课题。学用结合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理论体系的把握和“融会贯通”地运用学习成果去指导实践不够,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面向师生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密切结合学校实际,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宣传、灌输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方法不多。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