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任龙静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1期
[摘 要] 在我国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过程中,为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转型优化速度,需要为行业提供大量的人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应基于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调整教育模式,关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从产教融合维度出发,研究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分析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经验不足、课程体系缺失、校企人才协同机制不完善、教师综合素养不达标等问题,给出纾解对策。[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主要问题;纾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057-04
国务院与教育部出台很多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为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过程中,产教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联系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合理地融入专业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才能为社会输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除了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操练,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学生深入相关企业开展真正的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以及资本运作等内容,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创新创业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应有之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剖析
(一)利于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实
从国家层面或社会个体层面思考,开展创新活动有利于社会发展。基于知识结构、文化结构、技术结构等层面推进创新工作,能够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实践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较为关键,高职院校需要面向市场,基于国家的人才培养需要,合理应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积极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建立开放的教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企业、行业与政府各方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落实国家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各类政策[1]。
(二)满足经济转型发展需求
在信息化时代,我國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变快,各行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需要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诉求,在行业转型同时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为行业与社会提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照顾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围绕国家对现代人才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培养其创新创业的能力,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人才。在产教融合模式应用中,按照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双创人才培养工作,促使当代大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可以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
(三)提升高校教育水平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明确产业结构优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现过往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应用需求的实际情况,在产教融合理念下,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加快教育改革速度,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分工更加明确,教育模式得以调整,由此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3]。
(四)强化企业综合创新能力
企业为了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需要随着时代发展,关注内部结构的转型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主要与自身专业人才持有量相关,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创新能力对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与生产力影响巨大,是企业能否扩大盈利空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期间,应该根据需求,促使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形成创新思维。企业招收此类人才,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快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速度,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高职院校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时,依托产教融合模式与企业相互合作,基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确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为企业输送复合型应用人才,让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人才的保障下得到提升[4]。
二、现实审视: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限度分析
(一)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足
国家提出产教融合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基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当下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没有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设置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模式。大学生就业理念过于落后,学生不清楚当下市场形势,对就业与创业认知不足。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没有可借鉴的对象,按照国家给出的要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难免会因经验不足出现问题。当前,不少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刻认识,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未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产教融合方面,不少学校认知不足,没有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给予足够的支持,在专业教学中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安排合理的课时[5]。
创新创业教育和产教融合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时间较晚,高职院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晚,没有在教育活动中积累到足够的工作经验。受过往教育理念和教学制度的限制,高职院校领导没有基于创新创业需要,按照产教融合理念推进制度建设。不少学校没有勇气进行教学模式及管理制度创新,在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足,且政府没有提供具体指导的情况下,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合理方案,难以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6]。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限度分析及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