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
  • AI写论文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高职院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升劳动育人实效的研究

2023-08-11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王磊 孔繁怡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1期

  [摘           要]  开展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劳动教育体系尚不完善。通过梳理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系,经过前期调研,了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基本现状,结合学校志愿服务具体实践,积极探索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升劳动育人实效的对策,以期为形成劳动育人新模式提供借鉴参考。
  [关    键   词]  志愿服务;劳动育人;实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085-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要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劳动教育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安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要合理组织和安排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注重知行统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由此可见,以志愿服務为载体推进劳动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高职院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何把握学生特点,发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的功能,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必须重点探究的问题。
   一、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契合关系
   2017 年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明确指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志愿者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对增进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谐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而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组织、有系统和有针对性地对受教育者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为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基础,劳动教育为志愿服务提供理论指导,二者相辅相成,从形式到价值追求都高度契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重实践锻炼
   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都强调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讲求团队合作
   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都强调团队合作,让学生学会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
   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都强调社会责任,让学生通过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志愿服务通过具体实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并融合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实现学思用结合、知信行合一。高职院校通过志愿服务积极培育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助于培养造就大批堪担时代重任的接班人。从价值追求和实践形式上看,志愿服务所弘扬的志愿精神与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关联性,两者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同源共流,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同音共律,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同声相应。
   二、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现状
   劳动教育是“五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五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为适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健全完善。笔者围绕高职学生对劳动教育认知掌握情况和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情况做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为后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创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足
   1.劳动价值观趋向功利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就有劳动教育的功利化。“德、智、体、美、劳”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但是多数时候学生会花大部分时间在“德、智、体”上,对劳动不太重视,学生劳动教育理念不够完善,观念有所偏差。在劳动过程中,忽视了工作本身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有些学生甚至将劳动与第二课堂学分、综合测评加分挂钩,如果没有加分,劳动就不够积极,存在严重的功利化倾向。
   2.自我劳动习惯不够良好
   从整体上看,大部分高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劳动教育意识,认为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是,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比较表面化,实践中也往往出现拈轻怕重、怕苦畏难情况,开展劳动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应付完成劳动任务,没能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好习惯。
   3.自我劳动教育水平不高
   长期以来,多数家长出于过分的关心、关爱,全力以赴替代学生完成其个人劳动任务,学生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的生活技能培养沦为空谈,导致许多高职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将劳动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是相对较少,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施展体现个人劳动价值,相关劳动素养普遍缺失,劳动能力与个人职业规划匹配不足,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和难以适应社会工作,调适周期较长。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提升劳动育人实效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286.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6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3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龙源期刊网收录截图
  • 新课程杂志刊号:CN14-1324/G4,ISSN1673-2162
  • 《新课程学习》征稿启事
  • 《新课程》出版后到中国知网全文收录需要多长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在微信中查询《新课程》《现代职业教育》最新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如何在中国知网上检索
  • 《新课程学习》杂志更名的出版总署链接

最新文章

  • 混合式教学学生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能源电力特色高校校友文化资源协同育人路径探
  • 工科类工厂供电课程思政元素研究
  •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考研升学现状调研及对策分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院校思政课路
  •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研究分析
  •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育人模式研究
  • 基于“以文化人”理念构建中医药文化助力医学
  • 略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大学素养教
  • 基于大数据的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细
  •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面临的现实
  • 新时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培育研究
  • 湘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德育工作的路径探究
  •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实践
  • 基于Unity3D的钢轨折断紧急处理虚拟仿真软件开发
  • 高校法治教育现状探究
  •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初探
  • 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在基础护理技术中的实践应
  • 基于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 新办高职院校绩效管理中引入PDCA循环法的实践分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3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