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齐静芬 赵旌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1期
[摘 要] 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工作,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价值,并根据多数高职院校的现状,探索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策略和路径。[关 键 词] 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109-04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面向人的终身教育,是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文件相继发布,从而确定了其在国家教育体系中无可替代的位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更加凸显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发展职业教育,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关键。职业教育的特性要求教师成为既要了解教育教学规律,又要了解企业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1],其中重点提出了要提升高职教育师资水平,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明确提出了高水平“双师型”队伍的建设目标;同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3],为高职院校打造高水平“双师型”队伍指明了方向;2022年颁布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4]中也提及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双师型”教师培育的必要性。
从一系列文件和法规的出台可以看出,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国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工作之一,也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焦点。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亟待在“双师”认定标准、教师企业实践、校企合作培养等环节,多部门联动,开展系统性研究,出台纲领性文件,由点及面,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意义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实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关键保障之一[5],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时代意义。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新时代职教体系的关键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与行业、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种教育形式。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与普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不仅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是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职业院校通过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能直接服务生产一线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指导,又能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6]。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院校工匠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高职院校要以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强化师德师风,注重将地方产业布局、学校专业群建设和教师发展有机融合,不断增强师资力量,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推动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师职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必然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要秉承教学和专业、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双师”“双轨”理念[7],由于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所以要鼓励教师发展“一专多能”,形成一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有效前提
“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可以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为团体作战能力提升提供保障,通过以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才或专业带头人等优秀教授为负责人,骨干教师为主体,专业(群)或课程(群)为建设载体,“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增强教师抱团取暖、协作进步、共同发展意识,通过有组织的教研和科研,以教師团队建设的多样化发展促进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认定标准、来源渠道、培养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各异
“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在最初提出时并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解释,有人将其概括为“双职称型”教师,也有人将其解释为“双素质型”教师,还有人将其总结为“双证书型”教师。截至2022年10月,福建、河南、吉林等多个省份出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文件并开展相应的认定工作,但是各省份在“双师型”教师认定范围、认定对象、认定标准、认定程序等方面缺乏共识。2022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认定范围,将兼职教师纳入“双师”认定的范围中,并引入了各层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为后续各省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提供了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也为学校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