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雪松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2期
[摘 要] 结合我国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现状,以订单班、产业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能力、基础能力、求职能力四个方面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进行需求分析,并按照“校企协同培养、分层分类实施”的思路探究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路径。[关 键 词] 产教融合;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2-0061-04
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高度重视,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就业、稳就业,为我国各高校在新形势下多措并举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随着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我国职业教育迎来了“黄金时期”。
在国家大的政策环境推动下,我国各职业院校应紧抓职业教育改革契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跨界合作,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岗人才,使学生有业“能”就,社会有“才”可用。
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主要观点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素质冰山理论
关于职业素养方面的理论,最著名的是素质冰山理论,将职业素养划分成知识和技能的显性职业素养和以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为主的隐性职业素养。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显性因素,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的隐性因素中,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
2.职业素养隐性因素研究短缺
在当前关于职业素养的研究中,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对职业素质中显性因素的研究,因而近些年很多高职院校重点以校企合作、校企共育共培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却忽视了职业素养中的隐性因素,比如职业兴趣、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意识以及个体素质等因素。
3.职业素养培育与思政元素融合度偏低
“00后”高职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对历史的了解、对时事政治的把握远超前面幾代人,思政元素融入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
4.“三全育人”理念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研究中运用不足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立体化的过程,需要高职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培育和指导,亟须从“三全育人”的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我国大学生职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知识更新速度慢,课堂教学存在理论过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与企业真实工作场景有差距的现象,缺少对学生职业化的塑造。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发现人才职业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角色定位不准确,不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到企业人的角色转变,存在职业适应能力不强、动手操作能力差、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服务意识有待提高、职业纪律不强等问题。
2.就业时缺少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当前,大学生个性比较突出,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耐压能力不强,遇到挫折后自我疗愈能力较差。大学生刚参加工作,随着自己角色和环境的变化,面对社会的诱惑、工作的压力,问题越来越多,很多学生的“三观”也随之发生改变。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处于职业起点竞争劣势,很多学生由于对自己期望值过高,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不能适应紧张、艰苦的工作环境,会选择放弃工作、频繁跳槽或离职,进而陷入求职的迷茫状态。
3.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由于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对学情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因材施教。另外,受实训条件限制,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薄弱、校企融合深度不够、教学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够、缺少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学生没有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就业比较盲目等问题。很多毕业生在步入企业后,专业知识薄弱、企业的工作满意度不高、职业稳定性差,影响了学生职业晋升和未来发展。
4.企业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供需矛盾”一直存在,也是困扰校企双方多年的问题。企业方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但受到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岗位适应能力差、专业不匹配、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少系统的职业规划、自我认知不够等因素影响,企业出现“招工难”的现象。学生方由于专业不对口、薪资待遇不高、岗位工作压力大以及受户口、购房、子女教育等未来生存压力影响,在就业时会选择去二线城市、中西部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供需矛盾”,一方“找不到人”“留不住人”,另一方“一岗难求”。
(三)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
1.以学生为核心,促进学生基础职业能力的提升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