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程梦瑶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2期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与精神力量,对于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完善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品格与审美情趣。简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课程内容、教育方式、评价体系的影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面向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价值定位,从多角度、多层面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旨在为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质量与效率提升提供思路与方法。[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功能;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2-0129-04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塑造持续进步的价值观念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等,对学生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使其在未来就业中坚持文化自信、遵守行业规范、主动完善自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既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理论课堂、实践活动等塑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载体,又能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渗透状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在于未能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方法与内容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缺乏文化资源。为此,如何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关系,并有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为理论解释、价值引领、激励鼓励、铸魂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论性特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教育实施让学生以上述理论武装头脑、解释客观现象、解决矛盾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思辨能力。价值引领则在于指导学生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价值冲突时能够坚守自身价值追求,逐步塑造持续进步的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励鼓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使其在校期间储备知识、练习技能,在社会参与中贡献力量与智慧。铸魂育人是指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引领,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社会人才、国之栋梁。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范围有所拓展,能起到塑造学生正确文化观念、提高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性,并将学生培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文化环境愈加复杂、文化观念多样的社会背景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引入文化现象、文化问题以及多种文化观念间的冲突,让学生接触、感知、了解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通过价值判断、道德判断、文化对比等方式解释文化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从自身所学专业出发解决文化难题。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系有所拓展[1]。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涵盖政治基础知识、政治历史、国家制度、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用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基本情况,社会、经济等各领域的基本体制机制,知晓中国共产党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建设歷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进而培养学生政治素养、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塑造学生价值观念、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都出现了明显变化。从课程内容来看,除理论教育、政治教育之外还渗透了文化教育,课程内容也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我国自古有之的对待客观事物的看法、忠心报国的英雄事例等,这些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整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大历史观念,能够激励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汲取精神动力,学习先贤的思想、精神、良好品德。从课程结构来看,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课程实施活动更加灵活,可以结合学生需求统筹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围绕学生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未来发展的行业领域等开展系列化、开放性、自主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先进思想、理论的鲜活性、先进性,在行动中将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高度自觉的文化意识、创新创造力等转化为实际行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以多样化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多元化途径,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体现在课程内容上,可以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并切实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2]。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影响机制上有明显区别。思想政治教育以课程为依托,以教材为依据,通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引领、思想启示与价值塑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注重“润物无声”,重点在于为学生创设文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感悟、体验、接触与实践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以隐性教育方式对学生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更加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教育空间延伸至学生生活、实训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以自身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以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深化自己的文化内涵、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等,并在未来工作中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施中也可以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通过情感激发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情感的驱动下自主学习、约束自我。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实践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理论与政治教育意图,采用隐性教育方式吸引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3]。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