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人为本是档案科学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必须重视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无论是档案部门领导者还是档案一线员工,无论是档案档案管理还是档案管理延伸的服务,都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期,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大背景下,档案管理要建立科学化、人性化的档案制度,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力量不断提升档案服务的水平,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档案管理;档案服务
以人为本将人作为管理的基本要素,尊重了人的价值和权利,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在工作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档案工作当中,当员工受到充分地重视,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自然会在服务上延伸自身的积极性和热情。这样,以人为本的管理就与服务紧密相连,提高了管理的层次,为档案工作者和档案用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1 “以人为本”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的特征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档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而言同样重要,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坚持突然人、服务人、发展人的理念于档案工作当中,档案管理才能真正朝着科学化的发展道路上前进。对员工而言,在工作方面,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员工希望得到领导重视、社会重视的要求。对于员工工作中亮点和闪光点,领导要及时看到并充分表扬。在职务、职称、工资福利等方面让员工看到希望。在生活方面,以人为本要去领导要多关心员工的生活情况,对有困难的员工要重点照顾,帮助他们躲过难关。在学习方面,以人为本就是领导要给员工搭建教育平台,平台中既要有专业的档案知识,也要有各种人文书籍的熏陶,培养出高素质的档案人才。对用户而言,就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提供热情周到全面的服务。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得到及时便捷全面地档案服务,使他们在利用档案的同时感受到档案服务的温暖,提升档案服务的层次,使档案服务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2 档案管理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档案是指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档案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地增加,档案的利用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大的概念,一个是科学发展观,一个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们不仅是党所构建的美好蓝图,也是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在实践的工作。而以人为本实际上是贯穿于两个概念之中,没有以人为本就没有科学发展观,没有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也是不成立的,所以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以人为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对于档案管理人员而言,如果领导不重视员工的主体价值,无法满足员工的主体利益,二者之间也必然会产生矛盾。对于用户而言,如果工作人员不服务好用户,如果在工作中敷衍了事,二者之间也同样会出现矛盾。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其实许多公民都非常关心档案,因为其中记录了我们社会的整个变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档案的知情权,这也是民主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2 有利于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在档案事业的发展中,人是关键的因素。档案的主体是档案资料,是纸张或电子化的数据,而档案管理的主体是人,同时也是人在记录的。如果没有人的管理和利用,档案是不会有任何的作用的,必须通过人来使档案变得有价值。所以档案管理中的以人为本通过重视人在档案管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尊重员工在工作中的价值,树立起“群众至上”的服务理念,使档案在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建立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体制与机制,充分发挥档案和档案工作服务各项建设事业、服务人民群众的作用。”当前我国档案工作的重点是在档案法治化、信息化、社会化等方面,而这些方面都是以人为基础的,法治化是要保障人的权利,信息化是需要尊重知识和人才,社会化就是要服务于人民。这所有的一切到最后都是归结于人。而这个人的概念就以人为本,正确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满意。只有人民群众满意了,我国的档案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3 以人为本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方向
3.1 建立以人为本的档案管理制度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以人为本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