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史闳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2期
[摘 要] 问题教学法是以教师设计课堂问题为学习起点的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将学习内容通过预设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课堂上让学生寻求解决方案,课后根据问题总结反思,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主要概述问题教学法的内涵,论述高职地理课堂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意义,分析了高职地理课程实施问题教学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关 键 词] 问题教学法;高职地理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2-0165-04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课程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重点应指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教学方法改进关乎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法、调查参观法等,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传统地理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教学法以教师设计问题为前提,不同的问题包含不同的内容,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的要求。问题教学法是符合高职地理教学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一、高职地理问题教学法概述
(一)问题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依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形成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1]。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思想形成伴隨教育心理学等理论逐步完善,涉及理论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问题教学法是利用系统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达到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教学方法,具有激励性与自主性、探索性与创造性等特点。问题教学法在教学目标、内容与学习方式评价等方面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主要特征表现为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不断延续深化的纽带。
(二)高职地理课程应用问题教学法的意义
21世纪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新时期需要人才具有自觉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具有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2]。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与生活脱离,导致学生思维封闭,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地理学科教学改革目标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重视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信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是师生在提出解决问题中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
高职地理课堂应用地理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教育的民主性[3]。问题教学法将学习过程视为不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如在“大气热力环流”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篝火晚会情境,组织讨论篝火中心灰烬随着火苗上升降落的原因,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气温、气流等关键词,学生画出篝火中心与周围气流垂直水平运动图,引导学生利用课本阐述来检验思维过程假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发现城郊与山坡、山谷间的热力环流,通过发散性探究使学生深刻掌握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教师可以提问如何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让学生结合卫星区位选择案例分析,使学生在深入广泛分析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高职地理课堂问题教学法实施现状
当今科技迅速发展,各国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4]。高职地理课堂要实现三维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与人合作开展调研并提出解决对策。近年来,一线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出许多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以问题形式呈现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索,问题解决过程是锻炼思维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高职地理课程应用问题教学法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全面分析地理课程问题教学法应用现状,研究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的策略。
(一)高职地理课程问题教学存在的不足
问题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教师要将讲授知识设计为地理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强化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5]。目前高职地理课程应用问题教学法存在许多不足,教师实施问题教学法中对学生评价未实现平等化与多元化,未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问题教学法实施有待改进。地理课堂实施问题教学法存在学生答题顾虑过多自信心不足,顺从教师、教材权威缺乏质疑精神,向教师提问心态过于紧张;教师方面设计问题未结合学情缺乏趣味性,问题意识薄弱偏重传统讲授法,处理问题回答未考虑学生心理。
高职地理课运用问题教学法面临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缺乏提问兴趣、问题教学应用少,教师理答水平低、问题结论标准化生成性问题少等方面困境[6]。许多教师习惯向学生灌输大量知识,教师创设情境提问中设计相应问题流于形式,主要由于教师自身知识与专业素养存在很大不足;地理课应用问题教学需要进行导学案制作与批改评价,导致加大教师教学任务,学生要完成多学科导学案加大学业负担,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展示点评与质疑环节由于知识不完善等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由于学生基础薄弱,教师未进行系统讲解,开展合作学习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高职地理课堂运用问题教学法成效不足主要由于缺乏对问题教学本质的深入理解,教师缺乏问题导向技巧,忽视学生能力的差异,未将问题教学法与学科特点结合。教师对问题教学法缺乏深入了解,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等缺乏实践经验。理解能力与知识储备差异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效果差异,教师未针对学生水平开展问题导向导致影响课堂效果。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问题教学法在高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