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吴家炜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2期
[摘 要] 退役大学生顺利融入校园生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保障。基于学校适应视角,梳理退役大学生群体在复学、入学后融入校园生活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高职院校助力退役大学生更好融入校园生活的对策建议。[关 键 词] 高职院校;退役大学生;学校适应;校园融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2-0177-04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退役军人的安置和保障工作,2018年开始,从国家到地方相继挂牌成立退役军人事务部及退役军人事务厅局。与此同时,随着多年来对大学生入伍的优待鼓励及2021年“一年两征”的落地,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投身军营。作为退役青年的重要流向地,高职院校近年来退役大学生数量逐渐增长,高职院校退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也需要不断提升。
高职院校退役大学生主要由两类人组成,一类是被高校录取以后保留学籍入伍,退役后入学的退役大学生;另一类是在高职院校就读过程中保留学籍入伍,退役后复学继续完成大专学业的退役大学生。对比每所高职院校数千人到上万人的在校学生规模,退役大学生群体的绝对数量并不多,但退役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政治素质、个人特质、社会成熟度方面与普通高职院校学生有明显区别,可以在高职院校朋辈引领、国防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结束较长时间的军营生活重返校园后,部分退役大学生在生活、学业、职涯规划等方面存在不适和迷茫,也对高职院校精准育人工作提出新要求。因此,全面总结高职院校退役大学生在校园融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做好新时代高校的退役军人工作、提升育人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助力退役大学生融入校园生活的价值内涵
(一)高职院校助力退役大学生融入校园生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抛开退役大学生的特殊身份标签,退役大学生和高职院校中每一个普通学生没有区别,都是高职院校的培育对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归根到底是培养拥护党的领导,立志为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退役大学生经过部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淬炼,与普通学生相比,在政治认同、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基础,是高职院校培育人才的“好苗子”。因此,高职院校帮助退役大学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和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高尚品德、有奋斗精神的有为青年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应当将退役大学生作为贯彻育人理念的重点对象,充分发挥退役大学生群体的育人渗透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扩大育人体系的辐射力度和育人实效。
(二)高职院校助力退役大学生融入校园生活是推动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退役军人服役时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值得全社会尊重的群体。保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做好退役军人的各项保障工作,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退役军人事务的落脚点。2015年开始,退役军人保障和服务工作开始改革,2018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退役军人事务的管理保障进入新阶段,2021年1月1日起,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的全国第一部法律《退役军人保障法》正式施行。近年来,退役军人事务领域的所有改革和发展均彰显了国家对退役军人群体的关心关爱,高校作为退役军人的重要去向地,每年退役季都有大量青年回到高校学习,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退役大学生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帮助退役大学生及早完成角色转变、及早适应大学生活,让退役大学生可以安心退伍、安心回到校园,这是高校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服务的应有之义,是高校助力新时代退役军人事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关于做好退役军人事务要求和《退役军人保障法》的最好拥护。
(三)高职院校助力退役大学生融入校园生活是高职院校加强精准帮扶、助力退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高校育人工作的要求之一是做到精准帮扶。退役大学生群体在数量上并不多,但群体的身份标簽特殊,需要高校做到精准帮扶。对每一届新生,高校都会制定专门的入学教育方案和培养方案,通过入学前教育、迎新集中教育和学业持续教育等形式,谋划各类活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役大学生由于退役时间限制和执行任务延迟退伍等情况,往往会错过部分学校教育内容,该种情况下,相关教师和工作人员及时介入做好精准帮扶和补充教育,可以为提升退役大学生群体的学校适应性助力。另外,国家针对退役大学生群体出台了具体的学费减免、学费补偿和各类优待政策,高职院校教师对退役大学生各类资助手续的办理提供指导和解答,可以消除退役大学生在物质上的后顾之忧,帮助退役大学生安心回校,从而实现精准帮扶。此外,根据教育部的政策精神,从2022年起,浙江、福建、湖南等省相继颁布高职院校退役大学生免试专升本政策,高职院校退役大学生的升学前景进一步提升,未来成长发展的上限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帮助退役大学生尽早完成角色转换,引导退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可以进一步提高退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潜力,帮助退役大学生走出精彩、向上的成长路径。
二、高职院校退役大学生群体特征
一般来说,退役大学生服役时长至少为两年,还有部分退役大学生服役时间长达五年以上,长时间的军营生活使得退役大学生在行为模式、性格特征、个人特质及社会成熟度等方面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有明显区别。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学校适应视角下高职院校退役大学生校园融入路径探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