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马紫薇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3期
[摘 要] “职教20条”部署的“1+X”证书制度是深化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以山西省重点职业技术学校——D学校为例,从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中审视“1+X”证书制度发展瓶颈,分析考证意愿、课证融通建设、证书社会认可度等内容,提出适应职业化需求重组课程、加深学生对“X”证书内涵理解、提升师资队伍高质量建设水平、动态设立遴选淘汰和质量监督机制以提升“X”证书含金量等建议。[关 键 词] 中职学校;“1+X”证书制度;瓶颈;破解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3-0157-04
一、文献综述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高位部署“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即“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技能培养标准与行业发展需求,体现了“1+X”证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实践育人的特点。随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中职学校的广泛实施,“岗课证融通”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质量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文獻研究和实地调研显示,各地区经济社会、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差异对“1+X”证书制度推广带来了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瓶颈如下。
一是学校培养能力不匹配问题,如学校条件、教师素质、课程体系、培训方法、人才方案、部门联合、跨校合作七个方面问题。贾颖[1]认为现有教学运行需要革新,院校培训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等无法与目标相适应。姜玲玲[2]指出原来课程存在设置陈旧、教学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练习、缺乏对操作对象心理把握等情况。王慧盟[3]指出任课教师授课方式与专业证书培训方法融合、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岗位技能融合、课程教学评价和“X”证书评价机制融合、资源利用在学校部门联合、跨校联合水平有限等问题。
二是课证融通育人机制不畅通问题。职业院校存在专业课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接轨不够,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契合度较低。目前,教师对课程的破壁重构能力与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4]。祝维亮[5]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传统的课证融通育人方案仅需满足职业院校这一利益相关者,这种模式忽视整体社会利益,不利于职业教育长远发展。
三是“X”证书含金量问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原人社部门职业资格证书新旧交替,部分成熟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纳入“X”证书范畴;因开发主体的推广动机与对通过率的过分追求,使证书含金量受到影响,部分评价机构难以平衡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与开发机构的盈利性要求,过于偏重收益[6];部分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脱离行业实际,在劳动力市场认可度不高,行业龙头企业、知名企业所开发证书不足全部“X”证书的40%,中小民营企业开发率较高,导致部分证书的含金量受到质疑[7]。
四是证书推广激励政策不到位。“1+X”证书制度的推行对师生时间成本与精力投入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教师培训激励政策上,学校教师评优评先、薪资待遇、职业成长的制度建设上还不够完善[8]。教师了解课证融通的实践途径还不够多元化。由于等级证书增加课程量,学生的时间压力加重[9]。
二、实证调研
(一)样本选择情况
D学校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市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有会计实务、计算机、旅游服务三个专业,其中会计专业发展较好,2007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示范专业。三个专业共计407人,只有会计专业为中职+高职一贯制招生(以下简称“3+2教育”),其余专业属于中职段,与其他大专院校合作开展“3+2教育”。目前,只有中职三年级的学生接触“1+X”证书制度。故而此次调查主要以三年级的学生为主,一、二年级学生为辅。三年级学生共计99人,其中旅游专业6人,计算机专业17人,会计专业(含一贯制中职段)76人。
(二)调查进展情况
调查主要以学生问卷与教师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在各班级群发放,共回收电子问卷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95.4%。被调查人员占全校学生的32.4%。“X”证书主要在三年级中实行,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2份,约占三年级学生的72.7%。教师访谈主要以各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为主,同时涉及班主任及专业课教师,共计6位教师,能较为客观地了解该校“1+X”证书制度的实施情况。
(三)调查现状与分析
1.问卷信效度检验
信度分析用于研究定量数据的回答可靠准确性。问卷分析中去除基本信息题与开放题,Cronbach α信度系数值为0.815,大于0.8,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效度分析通过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进行验证,KMO值为0.863,大于0.8,效度很好,可进行进一步分析。
2.基本信息分析
调查样本中有68.25%为“女”,31.75%为“男”,与学校的男女比例大致相近。从专业分布来看,样本中“计算机专业”相对较多,比例为52.38%;会计事务专业样本的比例是43.65%;旅游服务专业比例仅占3.97%。样本人数与各专业实际人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受行业冲击影响,旅游专业生源受限,样本采样率低。“读完中职后,你会继续读大专(高职)或本科”中将近9成样本选择“是”,证明了D校中职生的升学意愿非常强烈。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中职推行“1+X”证书制度的现实瓶颈与破解之策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