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韦倩雯 罗世伟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3期
[摘 要] 思政育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团队,在提高高校思政育人质量和办学水平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社团思政教育工作也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一些学生社团仍然存在“组织不够规范、运行不够流畅、成效难以考核”的现象。学生社团自身建设在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在未来高校思政育人工作中还需要加大力度,优化机制构建,完善功能,推动学生社团全面发展,进而对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关 鍵 词] 新媒体;学生社团;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3-0173-04
一、研究意义
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建设和宣传解释工作重要论述与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和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过程育人体系各项要求。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以“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最广泛、最深刻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引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取向。而高校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等职能使社团呈现出自主性强、覆盖面广和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和与学生紧密相连的天然优势,所以它可成为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载体,能使原有以教育工作者为主的思想教育工作状态变为以学生为主,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并从中获益。
二、新媒体时代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思政育人的目标要求
民办高校需要对学生社团进行正确引导,在社团活动中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1)“德”是立德之基,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灵魂,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2)“智”是智能、技能,是智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培养目标强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为其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3)“体”是实践活动方式,学生社团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对社会、国家、学校等有更深的认识。(4)“美”是审美意识,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精神都会受到不同条件和环境的影响。(5)“劳”是敬业精神,从学生学习状态到学习过程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应在发挥学生社团育人作用的同时,探析并挖掘隐性的教育功能,并以此构建科学合理、体系完备的隐性教育机制,推动学生社团快速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思政育人的意义
新媒体时代,民办高校的学生社团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生社团是学校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其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学生在社团中可以自主组织和管理活动,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同时还能通过社团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学生社团在新媒体时代具有更加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渠道。学生社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内容,扩大社团影响力,传播正能量,对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民办高校的学生社团在新媒体时代的思政育人意义不容忽视。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和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让学生社团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四、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思政育人功能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学生社团成员思想素质参差不齐
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渠道、传播载体及传播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同时,网络平台及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且传播内容复杂化,使部分大学生对其所掌握的社会信息不能正确判断和正确处理。虽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得到有效开展和加强,但由于新媒体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广泛与覆盖面广等特点将导致大学生自身思想素质参差不齐。
(二)新媒体信息发布渠道多元化,极易引发错误观点及错误言论,影响学生社团思政教育活动
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推荐不同的信息内容。例如,在网络论坛中,平台会根据用户偏好推荐“明星”“时事新闻”“社会热点”及相应的内容;而在微信中,平台则会根据用户兴趣、习惯及关注点推送其感兴趣方向与话题的相关信息。由于信息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具有传播性、分散性及隐蔽性等特点,其受众更多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进行接收和观看,也使这些信息传递给用户时无法做到及时、有效。受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影响,网络上出现的错误言论或观点极易在学生社团中传播。
(三)网络舆论“洗稿”“二次传播”,网络育人功能面临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伴随着网络舆论日益呈现“平台为王、内容为王”以及“一条新闻一次转发、一条评论一次点赞”等现象。这种信息上至政策方针、政治热点、社会焦点,下至个人言行均受到大众媒体与自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有不少内容为“洗稿”和“二次传播”而来。这就导致学生对网络舆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造成网络舆论问题发生。在民办高校中,部分学生社团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网络评论、突发事件或话题本身进行了加工和传播。这些都给学生社团造成了一定冲击。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新媒体时代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思政育人功能优化路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