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
  • AI写论文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从课程、课堂到课题:孔繁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

2023-09-04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温国政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5期

  [摘           要]  将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孔繁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贯彻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必然,也是在新时代青年学生中赓续孔繁森精神的根本要求,主要从课程理论启化、课堂实践内化和课题联合深化三个方面分别对孔繁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    键   词]  孔繁森精神;高校思政课;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5-0021-04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课堂研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时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1]。
   “二离桑梓、独恋雪域、收养孤儿、帮助孤老……”援藏干部孔繁森用鞠躬尽瘁的一生给我们上了一堂先锋党员的示范课,孔繁森精神作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之一,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忠诚坚定、勇于担当的党性修养;不惧艰险、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心忧百姓、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修身齐家、干净做事的清廉正气。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应将孔繁森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凝聚青年情怀,赓续红色基因。基于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教师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教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等问题,本课题从课程理论启化、课堂实践内化和课题联合深化三个方面探析孔繁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主要路径,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守正创新的作用。
   一、理论启化:开发孔繁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新课程
   (一)创设选修新课程
   通识选修课是高校课程结构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具有专业课和公共课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聊城大学现有5个模块的138项通识选修课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其中,“四史”思政课为50项,占比36.23%;创新创业教育为10项,占比7.25%;教师教育为6项,占比4.35%;人文科学48项,占比34.78%;自然科学为24项,占比为17.39%。在诸多课程中,思政课中的“四史”教育和“人文科學”模块占比较高,达到了71.01%,但是其中孔繁森事迹及其精神依然没有可以依托弘扬的通识选修课程(如表1)。孔繁森精神教育对大学生具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培育艰苦奋斗的思想品格和塑造正确“三观”有重要作用。因此,完善孔繁森相关的多元化课程是孔繁森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课程建设的需要。
   创设新的通识选修课程需要具备完整全面、逻辑清晰的内容体系,高校可依托自身所拥有的地域资源、研究资源和师资力量等进行系统的筹备完善。以聊城大学为例,具体措施主要分为下列三点:一是发挥地域优势,将在孔繁森精神渲染下的本地优秀干部事迹生动地融入高校课程中,以有效拉近学生与孔繁森精神的距离,同时结合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本地红色教育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为民服务的切身体会;二是发挥研究优势,依托聊城大学孔繁森精神与西部援建研究中心等学术平台,将新时代孔繁森精神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的实际功效延伸到通识选修课程中,让学生在学术研讨中切身体悟孔繁森精神的与时俱进性,继而达到拓展思路、深化理解的效果;三是拓宽资源渠道,广纳师资力量,不仅可以由专门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进行教学,还可以邀请对孔繁森精神具有深入研究的教师、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研究员、对孔繁森精神有切身践行体悟的党政机关干部等进行深入联合教学,真正发挥通识选修课对学生的思维拓展价值和精神塑造功效。
   (二)创新公共课新形式
   思政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渠道,目前高校开设的公共课中,思政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受限于公共课本身大班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理论概括性强等特点,思政理论课公共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如学生普遍反映部分内容枯燥无味、教学形式单调如一、教学过程缺乏互动等,将孔繁森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还有待优化提升。因此,创新公共课新形式,具有传播弘扬孔繁森精神和优化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双重价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孔繁森事迹系列谈”“五分钟繁森精神微课”“听青年学生讲孔繁森”等多样化的活动进行授课实践,从而实现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理论辅助的新形式。在史实、时政中将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生动丰富的实例讲解进行融会贯通,多角度、全方位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内容和教育实现形式,进而发扬光大以孔繁森精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三)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完备且及时的课程评价对完善课程规划质量和提升课程运作能力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在孔繁森精神走进通识选修课、思政理论公共课以及专业必修课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层次、不同主体的问题。因此,要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稳定性,就需要在开发孔繁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重视完善课程反馈性调控机制,及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收集授课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反馈,并进行梳理和分析,立足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对相应课程进一步丰富完善,形成能够有效培育和加强大学生思政观的一系列红色资源课程,同时为后期的“课堂实践内化”“课题联合深化”筑牢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根本上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从课程、课堂到课题:孔繁森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64.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3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2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刊安排方向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投稿方式
  • 在出版总署检索本刊
  • 山西省学前教育工作汇报会召开
  • 山西省委召开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反思剖析报告集
  • 《新课程》杂志社特约编辑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格式说明
  • 《新课程》杂志论文之班主任投稿

最新文章

  • “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创新“工匠型”技能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案例库的探索与实践
  • 医药背景下高职院校药学类“专升本”有机化学
  • 与专业需求对接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 信息化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 金课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
  • 基于思政工作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蕴、困境与路径
  • 产教融合背景下菏泽市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创新研
  • 涉农职业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
  •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群课程思政体系研究
  •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涵和实践路
  • 新媒体技术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数字赋能”创新育
  • 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链结构模式研究
  • 基于问题链的课程思政融合方法研究
  •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
  • 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路径创新实践研究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模块化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3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