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常英华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5期
[摘 要]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师范生正式入职教师岗位之前重要的职业体验,教育实习对于培养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从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期望、职业行为倾向、职业能力五个维度分别在实习前、后对在校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分析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形成过程中教育实习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而发现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 键 词] 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教育实习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5-0081-04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世界,一个国家拥有高精尖人才的数量是国际竞争中获胜的核心力量,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1]202。时代的发展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新时代教师的标配。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对教育事业有较高的职业认同,并且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教育实习是在校师范生初次以教师身份接触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初次尝试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教育实习是将师范生的教育热情得以发挥的预演阵地。
为了促进我国师范类专业内涵发展,教育部于2017年10月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师范类专业认证,其发布的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政策文件中对在校师范生包括教育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做了详细、具体的规定。[2]123毫无疑问,教育实习有助于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实践教育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全面增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故而,本研究立足于世界教育改革浪潮和我国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实践课程改革要求,探讨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分析完善和改进教育实习的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坚定师范生的从教信念。
二、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教师职业认同,主要指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赞同,是职业认同在教育领域的延伸[3,4]。本研究结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以及魏淑华(2008)《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将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划分为五维结构,具体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职业行为倾向、职业情感、职业能力五个维度[5]25,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JZ学院和TS学院两所高校的在校师范生进行随机抽样,抽取两所高校各30名师范生,其中每所高校男生15名,女生15名,分别在教育实习前、后对同一样本的被试从上述五个维度进行了施测[5]27。实习前、后各发放问卷6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一)实习前、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分析
根据表1实习之前对被试师范生所进行的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调查数据显示,教师职业认同感五个维度上的得分依次是:职业行为倾向(18.3067)、职业情感(16.5600)、职业价值观(15.4933)、职业期望(9.9733)、职业能力(5.9600),实习之前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平均值得分为66.2933。根据表2实习之后对被试师范生所进行的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调查数据显示,教师职业认同感五个维度上的得分依次是:职业行为倾向(17.8667)、职业情感(15.9733)、职业价值观(15.7067)、职业期望(9.9600)、职业能力(5.8267),实习之后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平均值得分为65.3334。由此可以看出,实习前、后被试师范生职业认同各个维度的认同水平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没有明显变化,但实习之后被试师范生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平均值得分(65.3334)相比实习之前被试师范生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平均值得分(66.2933)有所下降。教育实习本应大大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但调查中却发现被试师范生职业认同总体水平出现下降,结合访谈调查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教育实习过程中被试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及薪资待遇的重新审视所致。
(二)实习前、后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性别差异分析
根據表3实习前被试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性别分析的统计数据显示,实习之前男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平均值得分(14.4865),女师范生职业价值观平均值得分(16.4737),经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得出,实习之前男、女师范生教师职业价值观维度(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习之前男师范生职业情感平均值得分(15.7838),女师范生职业情感平均值得分(17.3159),经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得出,实习之前男、女师范生在职业情感维度(P=0.012)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习之前男、女师范生在职业期望(P=0.890)、职业行为倾向(P=0.377)、职业能力(P=0.085)这三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实习前男、女师范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P=0.014)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而且女生(68.6316)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明显高于男生(63.8919)的教师职业认同感。
根据表4实习后被试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性别分析的统计数据显示,实习之后男、女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P=0.792)、职业能力(P=0.73)、职业行为倾向(P=0.39)、职业期望(P=0.30)、职业情感(P=0.276)五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实习之后男、女师范生在职业认同总体水平(P=0.117)上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习之后女生(66.9474)的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仍然高于男生(63.6757)的教师职业认同总体水平。本次研究表明,男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明显低于女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以及人类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束缚了男生对教师职业的追求和认可。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