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杂志社官网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发送到桌面 | 新课程征稿函下载 | 万方网查重

  • 新课程主页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目录
  • 刊号信息
  • 万方网查重
  • 现代职业教育
  • AI写论文
  • 征稿启事
  • 《新课程》杂志论文投稿前查重
  • 新课程杂志下半年版面收稿中
  • 《新课程》杂志2021年全年目录汇总
  • 2021年全年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汇总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知网收录页面截图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网址是什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调整为两个版起发
  • 2018年《新课程》杂志调整为只安排整版论
  • 《新课程》杂志刊号、《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投稿论文范文
当前位置:新课程杂志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财经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2023-09-07  |  所属栏目: 来稿选登  |  阅读次数: 

本文作者:胡珊娜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5期

  [摘           要]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引下,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促进了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完善。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关键跃迁。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收获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有力提高了人才培养效果,提升了立德树人成效。
  [关    键   词]  财经类院校;课程思政;实践举措
  [中圖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5-0097-04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掀起课程思政的建设热潮。[1]2017年,教育部总结推广上海经验,召开了课程思政研讨会,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
   一、大力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明确指出了学科体系中的价值体系是为了服务国家发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明确以下几点认识。
   (一)课程思政促进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阶段,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课程的专业知识教学,又要加入课程思政的内容,在时间、内容安排上会出现冲突。普遍存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脱节、分离的现象,教师的思政宣讲有参差不齐、照本宣科的现象;学生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去或者是感觉枯燥的现象,这个阶段的课程思政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教师们开始尝试随教学内容不同而选取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处理得当,做到有机融合,会出现“思政”与“专业”相长的良好态势。教师们不再感觉是“两张皮”式的教学矛盾,专业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不再是冲淡而是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二)课程思政融入专业内容,能更好地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课堂教学就如同现场加工菜品一样,好的课程思政,就如同一把“盐”,只要加入得恰如其分,就可以使主要食材的鲜味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使一堂课如同一道鲜美的菜品,让学生记忆犹新,从而提升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课程思政要发挥作用,起到在专业课教学中育人的作用,就必须巧妙地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我们并不要求在专业课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内容占比有多大,而是需要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使专业课教学既有滋有味,又不显得牵强附会。[2]
   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们通过集体讨论、相互借鉴,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案中教学设计等的再建设,利用课程思政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实践证明,对专业教学内容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可以达成通过课程思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的目标的。
   (三)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能有效提升高校坚守意识形态阵地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一门课程都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每一门课程都需要坚守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专业课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时,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地结合,使课堂教学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四)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新财经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是新时代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不可否认的是,在财经类的课程教学中,不论是理论还是案例,受西方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还是比较深的,如何在财经类课程中消除西方“话语权”是课程思政引领新财经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实践举措
   (一)建章立制,课程思政建设逐步趋于规范化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课程思政的要求以及中央的精神,学校党委专门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统筹全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及时出台《XJCJ大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行动计划》,旗帜鲜明地把思政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同步印发《XJCJ大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统筹各领域、各环节资源和力量,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财大实际,形成财大实践。
   各教学单位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狠抓落实,形成了融入课程思政要求的教学大纲、课程思政页、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融入课程思政的教案、课件等一系列教学材料;形成了课程思政引领教学改革的集体备课制度等,为课程思政的有序推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党组织引领课程思政建设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强调了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中党组织主体责任的发挥,形成了校领导主抓,多部门协同,教务处具体落实的工作模式。各基层党组织承担起主体责任,通过定期研究、党建带动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支部在推进课程思政、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财经类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86.html

新课程杂志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2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1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10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9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8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7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6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5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4期作者目录
  • 新课程杂志2023年3期作者目录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5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4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3期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2023年22期目录

其他人正在浏览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投稿方式
  • 《新课程》杂志论文之班主任投稿
  • 山西省委召开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反思剖析报告集
  • 在出版总署检索本刊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论文格式说明
  • 山西省学前教育工作汇报会召开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上旬刊安排方向
  • 《新课程》杂志社特约编辑

最新文章

  • “互联网+职业教育”背景下创新“工匠型”技能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案例库的探索与实践
  • 医药背景下高职院校药学类“专升本”有机化学
  • 与专业需求对接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 信息化技术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 金课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混合教学模式
  • 基于思政工作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蕴、困境与路径
  • 产教融合背景下菏泽市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创新研
  • 涉农职业院校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教
  •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群课程思政体系研究
  • 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价值意涵和实践路
  • 新媒体技术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数学课程“数字赋能”创新育
  • 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链结构模式研究
  • 基于问题链的课程思政融合方法研究
  •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育人
  • 高职院校思政课“德法共育”路径创新实践研究
  •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模块化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新课程 | 《新课程》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目录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社官网 | 新课程杂志征稿函
现代职业教育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在线投稿 | 万方网论文检测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征稿函 | sitemap

Copyright © 2023 新课程杂志社 www.xinkecheng.cn

  • 征稿进度
  • 投稿须知
  •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