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莉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5期
[摘 要] 以网络信息检索法为主,对我国的文献编目教学理论研究现状和10所高校的文献编目课程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文献编目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有利于培养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图书馆的文献编目工作服务。[关 键 词] 高校;文献编目;信息描述;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5-0137-04
一、概述
从国内外图书馆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文献编目一直是学校图书馆学专业的主要技术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杨玉麟在《信息描述》教材里提出:“文献编目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方法,将大量原本处于无序状态的传统印刷型文献和其他非印刷型文献实体信息资源有序化,使之形成便于使用的文献信息系统。”[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的对象由传统的实体馆藏转为实体馆藏与网络信息资源并重,由于信息描述的内涵和外延比文献编目能更好地满足文献编目的对象变化需求,因此,信息描述的概念应运而生,信息描述是对文献编目概念的继承和发展。信息描述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对信息资源的形式特征和部分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并给予记录的过程。[2]目前,编目工作专业技术岗在图书馆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编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工作。虽然图书馆学专业的编目课程更名为信息描述,但是课程的核心内容仍然是以文献编目为主,所以,本文的研究主题仍然叫文献编目。从哲学上来讲,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因此,研究高校文献编目教学现状,不仅有助于文献编目理论的研究,更有助于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编目工作的开展。
二、文献编目教学理论研究现状
关于文献编目教学理论的研究情况,笔者通过在CNKI和维普数据库里检索与文献编目教学的相关词条,得出部分相关数据,详见表1。
同时,据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研究的数量上来看,整体数量偏少,同时也说明研究的主体偏少。二是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的文章内容集中在图书馆的文献编目工作上,其次是信息化、数字化及元数据等内容,关于文献编目教学的文章很少。三是从研究的时间范围来看,2000年以前和2020年以后的研究成果极少,甚至为0,关于文献编目课程教学的文章大多集中在2000—2010年之间。四是从文献编目到信息描述这一概念的演化发展阶段来看,在图书馆学界,信息描述的称谓还是没有完全取代文献编目,且还是以文献编目的称谓为主。虽然我国的图书馆学专业教学已开展了几十年,但是在数据库里检索相关教学成果时,以“信息描述+教学”为主题,检索不到所需信息,只有以“文献编目+教学”为主题,才能检索到少量所需结果,并且关于文献编目教学的文章大多集中在十年前。综上,鉴于文献编目在学术界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特意对文献编目的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三、文献编目课程教学现状
在各高校的图书馆学专业教学中,文献编目教学的课程名称不太一致,多数高校的课程名称为信息描述,少数高校的课程名称为信息组织。笔者选取了国内十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方式调研了这十所高校的文献编目课程情况。详见表2。
通过调研结果可以看出:一是文献编目课程的名称大多数为信息描述,并且教学使用的教材都也是信息描述;二是文献编目课程教学与信息组织课程紧密相连,少数高校只开设了信息组织课程,多数高校同时开设信息描述和信息组织课程。
目前文献编目课程教材的内容包括信息描述基本理论相关知识、机读目录、实体文献信息资源描述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其中实体文献信息资源的描述实际上就是传统的文献编目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逐渐被重视,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储、检索及利用问题也随之出现,于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也变得和传统的编目工作同等重要。文献编目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传统的编目为主演变为与元数据并驾齐驱。在新的环境下,本门课程把传统的文献编目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合并在一起,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也日渐提高,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文献编目技能、熟悉MARC字段,还要掌握标记语言、元数据、RDF等基本概念,要理解并掌握网络信息资源描述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手段。
四、存在问题
(一)观念问题
近年来,教材更新不及时,知识老化严重,整个学科大背景更倾向于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现在倡导信息科学和数据科学,然而很多有实用价值的图书馆学专业课程并没有开设。由于近年来图书馆学专业和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实质一致,于是很多学校并没有专门开设编目这门课程,而是更多偏向开设信息类课程,比如信息组织、信息存储等,比如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对于传统的文献分类及编目课程不是很重视。
(二)教材问题
目前,高校文献编目课程使用的教材基本都是信息描述,笔者特意调研了信息描述教材的基本情况,详情如下:(1)杨玉麟先生主编的《信息描述》,于2004年出版,是一本面向21世纪的图书馆学类课程教材。本书全面介绍信息描述基本理论,包括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方法,重点讨论利用CNMARC格式对文献进行信息描述的方法,MARC格式中检索点的选取与描述等。(2)鞠英杰主编的《信息描述》,于2010年出版,本教材包括《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格式、机读目录(MARC)格式和网络信息资源描述的元数据理论,对于现代网络信息描述所使用的标记语言、网络资源描述框架和元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3)吴丹主编的《信息描述实验教程》于2016年出版,是图书情报与信息管理实驗教材,本教程基于文献编目到信息描述这一概念的演化,希望通过相应的实验操作与信息描述理论课程的配合,提升学生的信息描述基本技能,深化学生理解文献编目的概念。(4)吴丹主编的《信息描述》于2022年出版,本教材在文献信息编目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环境,将语义信息组织、关联数据等众多网络信息描述的新内容纳入其中,本教材适用于信息管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5)宛玲主编的《信息描述》于2022年出版,本书属于高等学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列教材,本书系统介绍了《国际编目原则声明》、ISBD统一版、IFLA图书馆参考模型、UNIMARC书目格式及规范格式、RDA、MARC21、《信息与文献资源描述》以及现行有效的《文献著录》系列、《中国机读书目格式》等。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高校文献编目教学现状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