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丹艺 发表期数:现代职业教育 2023年15期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参观博物馆的方式逐渐增加,虚拟博物馆这一理论丰富了人们对博物馆的认知,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要求,虚拟数字技术应做出更多的努力解决问题并取得长久发展。由于现存大多遗址已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观众已经无法完整看到遗址原状。三维成像技术在博物馆展览的应用减少了时空、地理因素的限制,极大程度满足观众需求,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关 键 词] 三维成像技术;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展览
[中图分类号] G2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15-0177-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出“让文物活起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逐渐增强,反观国内外多项成功建设新型博物馆案例,要充分发挥文物综合价值,运用数字高新技术。三维成像技术在博物馆展览的应用减少了时空、地理因素的限制,极大程度满足观众需求,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传统博物馆的研究大多是“以物为本”,缺乏人与物交互、人与历史交互的“以人为本”的研究,尤其是对北庭西寺这类资源丰富却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遗址博物馆缺乏创新性建设。本文以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为例,介绍三维成像技术的概念,调查国内外三维成像技术在博物馆中应用的成功案例,宏观将其应用到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博物馆中,阐述其技术和优缺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为遗址博物馆甚至各类型博物馆在三维创新建设方面提供思路,为遗址博物馆提高社会影响力、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三维成像技术的种类及原理
在我们的一般理解中,所谓的三维成像是一个客观的三维世界。通过一些技术记录客观世界的三维图像,然后进行处理、压缩、传输和显示,最后在人脑中再现。这个过程就是三维成像技术的整个过程,三维成像技术与三维建模技术有所不同,三维成像技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从生成的目标物体中收集不同的信息,并使用软件等技术手段在数字环境中恢复物理物体。三维建模技术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根据设计的要求和目的,建立数字三维模型,实现设计项目的三维数字化建设。全息投影、裸眼3D、虚拟现实技术、3D激光投影等是三维成像技术的显示形式。由于它们的成像原理不同,成像设备和观看效果也不同,这导致它们的应用方向不同。
1.全息投影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和再现物体的三维图像。与裸眼3D技术相比,全息投影并没有在二维屏幕上实现立体感,而是直接将三维图像投影到真实空间中,观众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获得图像各个侧面的信息。
2.裸眼3D技术使用视差原理,即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分别接收信息。可以说是一种虚拟三维技术,它使人们的眼睛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感知三维图像。与全息投影技术不同,其图像显示形式本质上是二维的,对观众的视角和距离有一定的要求。
3.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是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前两种技术不同,虚拟现实技术不是通过投影设备向观众呈现三维图片,而是通过VR头盔在局部空间创建不同的图片深度感知,从而在观众的大脑视觉系统中形成虚拟三维视野。它最大的特点是用户可以参与到虚拟环境中,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4.3D激光投影采用激光投影仪作为显示和集成图像的设备,包括投影系统、回放系统和拼接工程。通过融合技术,它显示了更明亮、超大和高分辨率且没有裂缝的图像,同时与建筑结构相适应。根据建筑结构,对视频源进行创意设计,使建筑更加独特,仿佛充满活力。最后,辅以回放系统,达到完美的声、光、影效果。
二、三维成像技术在国内外博物馆中的应用实例
博物馆是收集、展示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场所,有实物、分类和管理收藏项目,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建筑物、场所或社会公共机构。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的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弘扬历史以及服务社会的功能不断丰富,观众不再满足于静态、定点的参观模式,而三维成像技术的出现为观众制造了更直观丰富的参观体验。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推动博物馆事业不断转型升级。欧美一些著名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如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巴黎卢浮宫博物馆(Louvre Museum,Paris)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施了数字化建设计划。大英博物馆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投资文物数字化项目,90年代末,大英博物馆用两年时间扫描了5000多件文物,形成10000多张照片,并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电子数据库,该项目主要关注添加数字内容,口袋里的大英博物馆通过出版、广播、数字媒体,采用“众包”的方式让大众参与数字化工作,与数字企业达成合作,实现个性化知识传播。近年来,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将其馆藏超过48万件藏品全部数字化,占据了卢浮宫全部藏品的四分之三。打开卢浮宫的官网,就可看到它的数字化藏品,每一个采集点不仅可以看到完整的高清图像,还提供多幅细节高清图,藏品信息也非常完整。
在我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出“让文物活起来”,把3D在博物馆展览以及文物保护利用开发的应用推向高潮。2017年,故宫启动了“故宫VR体验馆”项目,采用3D扫描、VR、全景等技术。2019年,中国博物馆之乡安仁古镇利用3D数字博物馆技术打造了《唐代下午茶——中国古代茶具数字艺术展》。通过3D扫描建模、全息成像、AR/VR、虚拟交互等技术,将3D光艺术结合起来,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视听盛宴。此外,国内外知名文化博物馆机构,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张家界博物馆、尼泊尔3D雕像博物馆、伦敦国家美术馆等,目前正利用3D技术将展厅打造成2D和3D碰撞的文化知识传播胜地。 相关阅读: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三维成像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