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新时期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新成果,这一成果的落实有利于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在实现这一成果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人民群众是党科学化建设的领路人、见证者和监督者,对党的建设科学化起指引、评价和监督等作用。
关键词:群众观;党;建设;科学
群众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制定政策路线方针的立足点,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根本宗旨。相反,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立、发展和完善也不能脱离群众观的支撑,应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竭力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在党建中的重要性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人民群众的地位体现在:创造历史的主体、实践的主体、价值的主体、利益的主体、权力的主体和执政的主体。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上作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部署,这一部署的落实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
1 党的建设科学化离不开人民群众
“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这是我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经验之一。新时期,在世界、国家、政党的情况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期,要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扬长处,弥补不足。我党就应充分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效率,预防脱离人民的危险。因此,党的建设科学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要想深入理解党的建设科学化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应首先正确理解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
1.1 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
“党的建设科学化”从第一次正式提出到最终确立为党的建设总目标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首先是在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同志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名称。其次是在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对党的建设科学化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在2012年党的十八届代表大会上,党代表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总目标。那“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总目标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呢?
理解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首先应从理解“科学”一词着手。科学指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指探索客观规律的实践活动。“化”的本义为变,指改变事物的状态或性质。科学化是指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越来越接近规律,同时也要求自身的行为越来越符合规律的要求。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指“在深刻认识和遵循党的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2]党的建设科学化具有客观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1.2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离不开人民群众
十八大报告提出:新时期“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这是党建的总目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 是党建的具体目标,其目的是确保党在全国的领导核心。党建科学化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党的执政地位,与建设三型政党的目的如出一辙。在党建的目标体系里,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建设与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在部分完善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整体的水平。因此,只有把我党塑造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才能全面提高我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参与。
1、塑造学习型政党离不开人民群众
如今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巨变,从国际上看,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局势变化不测。从国内看,我国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处在进一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改革的攻坚期、深水期。从党自身来看,时代和实践的快速发展不断对执政党提出新要求、新任务。在这重重困难面前,党要巩固自身的执政地位,要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把自身塑造为学习型政党。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人民群众为历史的创造者,实践的主体,代表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16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4] 历史活动主要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不断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不断扩大。 因此,我们的学习对象就是创造历史的人民群众。我党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要代表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向人民群众学习。只有把自己塑造成学习型政党,才能把握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才能科学执政,才能巩固执政地位。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对知识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5] 刘少奇也多次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理论,学习过往历史,学习外国人民斗争的成功经验,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向敌人学习,也可以增加知识。而最重要的,就是向人民群众学习。”[6] 可见,向人民群众学习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作用。
2、塑造服务型政党离不开人民群众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析群众观与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关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