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结构里承担着重要角色,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加强对混凝土产品质量管理,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混凝土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对策。
关键词:混凝土生产;技术;问题;对策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人造石材,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在工程结构里承担着重要角色,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为了加强对混凝土产品质量管理,笔者针对目前我国混凝土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1 目前我国混凝土生产存在的问题
(1)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框架不清晰,质量控制流程不严密。如原材料及成品的检测管理、生产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等针对性不强;部分企业未制订有效的原材料进厂验收、使用、产品出厂等完善的过程控制措施,进厂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验收指标、检验批次不明确;一些新建预拌混凝土企业已投入生产,却尚未建立具体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杂乱无章。
(2)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对混凝土质量的评定存在严重滞后。目前,我国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仍主要是检测坍落度,由现场人员检测的操作也缺乏规范性。在现场取样,制作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的立方体试件,在规定龄期进行抗压强度和其他有关耐久性指标的检测;当对结构、部位或工程进行验收,或者对结构强度有异议时先使用回弹法平行对比判断;再有疑问时,用钻芯法进行校核或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定。这样的质量控制体系不仅对混凝土质量的评定是滞后的,而且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难以定责。
(3)对原材料把关不严。原材料选用不当将导致商品混凝土工程产生质量缺陷或裂缝,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结构的质量。一些企业未能严格按标准、规范对进厂的各种原材料按批抽检,且抽检的指标不全。对没有能力抽检的项目,也没有按要求进行委托试验,如未对粉煤灰的游离氧化钙和三氧化硫进行检验,企业对原材料的抽检基本上是企业在内部试验室进行,很少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抽检,缺少比对性试验数据。
(4)混凝土拌和物用水量测定技术落后。混凝土表面硬度超声和应力波法测,已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回弹法测是基于上个世纪对当时混凝土的试验统计资料建立对应关系而确定的。近年来混凝土为适应泵送、免振等施工工艺,其成分有了很大的变化。粗骨料(石子)的含量及粒径大幅度减小,还掺入了大量粉煤灰或其他掺合料。因此,混凝土强度增长滞后,硬度显著变软,传播波速减小,碳化速度的发展也有很大变化。因此,很难成为一种普查的手段。
(5)混凝土配方设计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商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商品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工程的结构部位、运输距离、施工方式等来确定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及拌和物的坍落度等性能。而现代商品混凝土的设计已在追求耐久性的设计,最经济的优化。同一条配合比在相同强度等级、不同的浇筑部位和施工方法并不完全适用,甚至出现严重的后果。如一般的泵送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其为了可泵性一般都为富浆商品混凝土,但若此配合比用在桩基、立柱或路面等部位时,因浆量较多,容易在商品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浆层,影响浇筑物质量。
(6)忽视混凝土耐久性等质量问题。目前工地现场混凝土质量的交货检验通常仅有强度和坍落度要求,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没有要求。随着混凝土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竞争带动的成本压力下,企业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会发生变化,对新的原材料控制得不好就会出现混凝土质量不稳定,产生质量险患。如违规使用山砂、使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粉煤灰及大量使用矿渣粉等,造成了混凝土中水泥最小用量达不到要求、氯离子、碱含量高等问题,这些均会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2 对策探讨
(1)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监督抽检工作。各级监管部门加强对工程所使用混凝土质量的监督抽检工作,加大提高抽检的频率。检查中如果发现质量控制资料欠缺较多或存在造假现象等,要求及时对该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搅拌站进行追溯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企业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原材料质量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调整、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检验评定,并现场抽检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原材料。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混凝土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