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性变换条件下能快速、协调和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灵敏素质的测量,对于日常生活、劳动、各种职业技能训练、运动训练等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灵敏素质;测量;评价
1 前言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性变换条件下能快速、协调和准确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它是速度、力量和柔韧等各种身体素质在特定条件下的综合反映,因而是内容复杂的一项身体素质。
灵敏素质的测量,一般是通过快速运动中变换方向的能力来进行的,所以速度素质的成分占相当大的比重,一个人灵敏素质良好的标志,主要看在复杂变化条件下能否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应答反应。通过对灵敏素质的测量与评价,有利于提高人体身体机能,指导运动员技、战术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以及对运动员选材等都提供有力帮助;同时有助于运动员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也有重要意义。
灵敏素质测量的分类,在体育测量中,将灵敏素质分为一般灵敏素质测量和专项灵敏素质两类。一般灵敏素质是指人在各种活动中,在突然变换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合理地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专项灵敏素质是指在专项运动中,迅速、准确、协调自如地完成各种专项技术动作的能力。它是在一般灵敏素质的基础上,经多年专项技术训练,提高专项技能的结果。
2 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灵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是在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下,将身体各种能力,包括力量、速度、协调等综合地表现出来。
2.1 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及分析综合能力
中枢神经系统将来自各方面的刺激经过协调、加工处理,得出一个完整的活动,再作出适应性反应。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反应越迅速,调整及修正动作的能力越强。
2.2 各感觉器官的技能状态
球类运动员在场上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应迅速,需要有敏锐的视觉,听觉,皮肤感觉等,良好的感觉机能可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及转换动作的速度。
2.3 掌握的运动技能及其他身体素质的水平
在运动实践中,掌握的运动技能越多、越熟练,建立的动力定性越完善,大脑皮质中暂时性神经联系的接通越迅速、准确,完成的动作越灵巧。灵敏素质还需要其他身体素质的保证,如力量、速度、协调等。
3 灵敏素质的测量方法与评价
3.1 “米”字跑
【测量目的】测量受试者在复杂变换条件下快速改变跑向的能力。
【测验对象】中学至大学男女学生。
【场地器材】平面场地、秒表、记录表等。
【测量方法】受试者站于圆圈内,听到信号后快速跑向A点,推倒标志物后再返回圆圈,依次反复向B点至H点快读跑动,直到H点返回圆圈停止计时。测验1次。
【评价方法】记录受试者正确完成动作的时间为成绩。评价标准见下表。
3.2 6米折返跑
【测量目的】测量受试者快速折返跑的能力。
【测验对象】小学至大学男女学生。
【场地器材】平坦地面、秒表、标志物、记录表等。
【测量方法】受试者站于起跑线,听到信号后从A点以站立式起跑,快速跑至B点,用手触及标志物,再跑至A点触及标志物。按此方法重复6次(3个来回)。测验3次。
【评价方法】计其最佳值为测验成绩。评价标准见下表。
3.3 “十”变向跑
【测量目的】测量受试者在快跑中迅速变换身体方向的能力。
【测验对象】中学至大学男女学生。
【场地器材】平坦场地、标志杆、秒表、记录表等。
【测量方法】受试者站于起跑线后,听到信号即从A点以站立式起跑,经E杆后依次绕过B、C、D杆。每绕一杆必须经过E杆,绕杆时均向右侧变向。最后一次经E杆后冲刺到终点。测验3次。
【评价方法】记录最佳值为测验成绩。评价标准见下表。
3.4 “Z”字形跑
【测量目的】测量受试者快速变换跑向的能力。
【测验对象】中学至大学男女学生。
【场地器材】平坦地面、秒表、锥形标志物4个、记录表等。
【测量方法】受试者站于起点线(A),听到信号后,按A、B、C、D、B、E、A路线呈“Z”字形跑,跑两圈为一次完整的测验。当受试者跑完第二圈冲过终点时,计时者停表。注意:跑错路线,或碰倒标志物等均不计成绩。测验2次。
【评价方法】记录受试者完成测验的时间为成绩(秒)。评价标准见下表。
3.5 反复侧跨步
【测量目的】测量受试者侧向跨步动作中快速变换方向的灵敏性。
【测验对象】小学至大学男女学生。
【场地器材】地板或平坦地面、秒表、记录表等。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灵敏素质(Agility)的测量与评价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