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的意思就是:知识不是单方面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获得的。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认识到, 若遵循这个原则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将是一种饶有兴趣的高效活动。
案例一:课题:轨迹的探求
教学过程:
教师按平时的教学方法,顺利的讲完了这节课的内容后,讲了下面这个问题:已知D是定圆A上的点,C是圆A所在平面上一定点,线段CD中点为E,,当D在圆A上运动时,求点E的轨迹。
我认为这个问题基本讲清楚了,但第二天的作业,却出现了共性问题,许多学生对如下题目仍不会做。
已知D是定圆A上的点,C是圆A所在平面上一定点,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与DA的交点为F,与CD的交点为E,当D在圆A上运动时,求点F的轨迹。
生甲:老师,这个题我不会做。
师:课堂上讲的那道题你理解了吗?
生乙:我们都会了,但这个题我们两个人得出的结论都不同,我得的是双曲线,他得的是椭圆,到底谁的对呢,应当怎么样考虑?
师:你们的结果为什么不同呢?什么原因产生的?
生丁:我师:这就说明,这个题要对C点位置进行讨论;
生乙:那还有没有别的情况呢,怎么样才能考虑全面呀;
生丙:那么今天上课的题目,当C点在不同位置时,又会怎么样呢?
师:也要进行讨论分析呀。
生丁:可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啥情况下要讨论,啥情况下不讨论呀?
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他们感到最困惑的。这还是肯动脑子的学生,其他学生,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又明白了多少呢?
(二)对以上案例的反思
1、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处于一种肤浅的认识,对难度大一点的题,还是不能较好的解决,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给出定义过于唐突,缺少实验、探讨所至。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新概念强制性地注入学生脑中,置学生于被动地位,使思维呈依赖性,因而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这个定义而未能内化这个新知识,无法达到有意义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从问题结论的不确定性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直观发现动点变化的情况,更难以理解结论产生的原因,即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或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仅仅只能记住教师所讲的结论,没有自己的探究和思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总之,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教学存在着它的缺陷。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上做出了一定贡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所在。但也是这种优势使我国基础教育只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理解和掌握,强调解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特别是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培养。
2 建构观下的教学设计
1、案例二:用建构观对案例一的改进教学:
已知D是定圆A上的点,C是圆A所在平面上一定点,线段CD中点为E,当D在圆A上运动时,求点E的轨迹。
教师用几何画版演示轨迹,当学生看清轨迹时,教师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并引导学生进行论证。
当学生完成论证后,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在上面问题中,过E作CD的垂线,交DA于F,则当D在圆A上运动时,问点F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生:还是圆。师:是圆吗,用几何画版试一试。(学生兴趣高涨)
生:是椭圆。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是双曲线。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是一个点。师:把几种意见总结一下。
生1:当C点在圆内不与A点重合时是椭圆,生2:当C点在圆外时是双曲线;
生2:当C点在圆上时是A点;生4:当C点与A重合时是圆。
师:能证明吗?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论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证。
师:我们不仅要学会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运用这些经验解决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从刚才的探求中可看出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探求和论证的思维方法。
点评:我们知道,探求一个点的轨迹,思维的出发点主要是两个,一是找出约束动点变动的几何条件,二是找出影响动点变动的因素,而这一节课从一系列的问题的探究中,使学生明确了探求点的轨迹的途径,初步理清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看清了问题的本质。
2、反馈记录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建构观下“轨迹”教学的案例研究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