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代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各样的民歌、民俗,都以文学、电影、电视等版本,走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饭后茶语享受,欣赏的精神娱乐。而作为具有保存价值的民歌,作为档案建设内容的重要部分,却不够完整,尤其是像《 走西口》一类的民歌,是陕北民歌的代表作。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活,劳动中感人的情爱再现,具有非常宝贵的珍藏价值。
关键词:走西口;民歌;档案
《走西口》对于陕北人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而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代表作,收录的内容还不够完整,我们从档案内容的角度上,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一部分进行深入的透视。“在世界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浪潮的推动下,国内有好多人也开始重视和保护民歌以及其它的民间艺术了”[1],
1 民歌在劳动人民中的重要性。
“信天游就是没梁的斗,甚会儿想唱甚会儿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没法解忧愁”,说的就是 “信天游”对于陕北人生命的重要性。一个在地里劳动的乡村歌手来说,只是把唱歌作为生活的一种的调味品;而在一定地区人们的民间生活中, 唱歌是一种生活方式,唱民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就像是穷人的救命的口粮,是受苦人渴望新生活的永恒温暖的故乡。在民间,尤其是在陕北这种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梁的地方,歌手们从来就是这么直愣愣地、傻乎乎地、仰着头、望着山唱歌的。他们都不管别人允许不允许,会怎样的议论,只要是真挚感情发自肺腑的流露,他们总是用爱、恨、哭、笑的句子,情不自禁唱出来的。它不仅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还有波浪起伏的爱情片段,每一曲情爱都在歌声中表露。更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生活,劳动中感人的情爱再现,具有非常宝贵的珍藏价值。在构建档案内容上,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从文学内容对非物质文化的角度分享它的魅力所在。
《走西口》从诞生至今,现在仅掌握得唱法就有60多种,可见其流传的广泛程度。
它叙述了一对感情笃深的夫妻,婚后不久,因遇灾荒,丈夫不得不走西口谋生,夫妻洒泪相别的故事。就是在这简单的故事中,却负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如果不把这些具有代表意义的珍贵的具有文学、生活、娱乐为一体的文化遗产作为宝贵财富收藏到档案中,在档案内容文化的构建上是一巨大的遗憾。
(一)在山西与陕北民间的不同唱法
1、山西民歌《走西口》是这样唱的:
“叫一声妹妹你莫犯愁,愁煞了亲亲哥哥不好受。为你码好柴来换回油,枣树圪针为你插了一墙头。啊,亲亲!到夜晚你关好大门放开狗。”
整个歌曲没有写情人如何不相信对方,但通过情哥哥外出找生活之前的一系列具体行动:大门上拴狗、码柴、墙上插圪针、倒油等,显示了情哥哥的担忧、痛苦与矛盾。同时,也让我们明白:情哥哥走后,情妹妹是处在一个十分复杂的“敌情”环境中。
2、陕北民歌《 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妹妹你实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你到大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送你走;有几句知心话,哥哥你记心头。
走路你走大路,万不要走小路;大路上人马稠,小路上有贼寇。
坐船你坐船后,万不要坐船头;船头上风浪大,操心掉在水里头。
日落你就安生,天明再登程;风寒路冷你一个人,全靠你自操心……”
“走路你怎么样?住店你怎么样?”表面上传达的是情哥情妹离别时的关怀体贴。而深层隐含的却是陕北人民对生命艰辛苦涩的深深倾诉,在那一声声一句句的安顿叮嘱里,浸透的是无尽的悲苦,成为这块古老而浑厚的黄土地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文化因子。同时,丈夫对妻子的体验是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它包含着对母亲、妻子、姐妹的多重感情,温柔女人的关爱,对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离家远行的男人来说,永远就像港湾对于远航的小船,乳汁对于婴儿一般重要。“在给予的行为中,某种东西诞生了,给予的双方都感激为他们所诞生的生命。”[2]
2 从地域文化上看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在左有滔滔黄河,右有巍巍子午岭,前有险恶的金锁关挡道的情况下,陕北人想要走出高原,只有从后边那天苍苍、野茫茫的西口寻找出路。这样看来,《走西口》就不只是情哥情妹的别离吟唱,而是表现了高原人在脱离母体,远走他乡时那种依依不舍、生离死别的痛苦心情,表现了高原人对朦胧的陌生的远方的恐惧和向往。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陕北人在沉重的苦难生活面前生命意志的坚韧执着,感受到一种类似宗教精神的民间信仰。那种“走”的精神,表现了陕北人民面对苦难的挑战和反叛精神。
3 从文化心理角度看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走西口》对非物质文化的透视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