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物保护单位制度是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其诞生的背景、文物构成要素和价值,分析其文物、建筑物、基础设施、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制定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和环境的保护规划,任务重大,意义深远。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大致分为可移动与不可移动两类,我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做了原则性的法律规定,制订了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和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确认了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窟石刻、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等不可移动文物应分别确定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设定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成为对这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保护、开发、利用,延续并实现其价值的主要途径。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2008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文以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为主体,简略分析制定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所涉及的各类问题。
1 背景、文物构成要素与价值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所处的河北省邯郸市,是国务院于1994年核定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北省五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邯郸的历史文化丰厚悠久,从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起,成邑于殷商,兴盛于秦汉,成为当时的五大都会之一,后历代也不断有政权在此建都,或为畿辅之地;至近现代,邯郸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在地。 刘伯承、邓小平率八路军一二九师转战千里太行,创建了以邯郸为中心的晋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日报》在此市创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华北新华广播电台在此诞生,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冀南银行总部在此成立;邯郸是太极拳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成语典故之都……这一个个传承的闪光点,就像邯郸这沿用三千年不变的名字一样,积淀深厚、底蕴悠久。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的全面保护规划,加强作为邯郸历史文化遗产之一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保护规划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筹建于1937年,始建于1946年,占地21.3万平方米,分南北两院,纪念和安葬牺牲在晋冀鲁豫边区的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政治部、一二九师及晋冀鲁豫革命军区的烈士,其中有抗战中牺牲的我党我军最高将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冀南银行第一任行长高捷成等。主要纪念建筑物有烈士纪念塔、人民英雄纪念墓、陈列馆、烈士纪念堂、左权将军纪念馆、左权将军墓、四八烈士阁、晋冀鲁豫人民解放军烈士公墓等。其中左权将军墓独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园馆藏文物2.1万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73件,馆藏的大量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资料、文物实物,从不同的方面真实记录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战争形势、社会形势,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不仅是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重点革命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与涉县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朝鲜义勇军纪念馆等成为连点成线的红色旅游景区。在宣扬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
2 保护现状分析
1、文物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馆藏文物包括纸质、纺织品、金属类、皮质等几大类,专设文物保管库房,在三个纪念馆内设展厅,有专职文物保管、陈展设计、宣传教育工作人员,库房内配备的控制文物保管环境的相关仪器基本齐全。
2、建筑物
位于园区西部的陈列馆是建设在侵华日军东亚神社的神坛旧址上;左权将军纪念馆正门前的朱德桥是1948年朱德等领导人了解了陵园的建设情况后,寄来200万元边币进行慰问,用这笔钱修建了左权将军纪念馆前的石拱桥,称它为朱德桥;左权将军墓在1982年单独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主要纪念建筑物年代久远,承载记录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也历经了几次维护翻修。
3、展示利用
除了分布在园区各处的纪念建筑物之外,纪念堂、陈列馆、左权将军纪念馆这三个展馆内,分别制作了不同主题的陈展内容,展示馆藏文物、历史资料、图片等,是红色旅游重要参观内容和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的宣教基础。此外,还制作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网站,添加了网络在线参观的功能,开拓了展示利用渠道。
4、基础设施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探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