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媒体艺术时代中,有些因素对发展美术教育是有利的,比如获取影像资料的便捷及广度上,但负面影像也日趋凸显,本文对当今美术教育的课改做了些思考,在传承视觉训练和对美的认识与提升的基础上,杜绝写实不写心的美术教育习作,培养静心修心的美术学习态度,培养视觉思维,回归自然,贴近生活寻找关注的形象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媒体艺术时代;美术教育;视觉训练;美术学习态度;回归自然;贴近生活
媒体艺术在现今相当便捷,很容易就能接触到,当中的艺术信息也很方便就能得到,比如通过电视、互联网、手机、户外招贴、报纸、杂志等媒体手段。
媒体艺术时代带来更多真实、清晰、逼真的影像,人们不再会对写实的美术作品惊讶不已,或可以说发挥自我想象的形象表达空间很小,得到任何事物的图形、图像都很容易,但图形图像繁多的负面影响已经显而易见。一方面是对真实影像的麻木与漠视,另一方面真实影像的繁多制约了想象的空间,形象表达也许相当写实,但仍然不能把事物最本质的特征展示出来。
媒体艺术时代美术作品产生的手段融入的科技含量增多,人们对艺术品需求增大,表面现象之后是在艺术品泛滥的时候往往最缺乏真正的艺术,艺术产生的速度相当快,流水线上生产的不光是产品,同样艺术也在被快速生产中。
美术教育是在艺术思潮和时代变革中应运而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传承优秀的美术教育方式中一些可行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视觉训练,对美的认识与提升。需要注意并改进的教育理念有杜绝写实不写心的美术习作,培养静心、修心的美术学习态度,培养视觉思维,培养回归生活寻找关注的形象和表达方式(特别是针对大多数学生阅历浅见识少)等。
视觉训练中眼、脑、手相互配合的基本功训练是美术教育的一个方面,目的是基本达到眼有所观、心有所想、手有所到的能力。基础绘画训练过程中,虽然确立了一个表面上的目标,但是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会带出很多相关的东西来,包括你对一件事物的感觉,观察捕捉的能力,包括画面表现上的一些处理方法。一些归纳一些分析都是视觉艺术学习的综合基础训练,这些东西是很内在的,也许当时感觉不到与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关系,但是一定会对你的发展产生影响。[1]在科技手段运用于媒体艺术的时代里,基本美术视觉训练仍是无可替代的,需要传承和继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学内容。
对美的认识与提升,审美情趣对于艺术产生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艺术的价值根本体现在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类最普遍的活动之一,对美的认识与提升应该在教育中加强。课程内容有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讲解、临摹研习,体会美的感受。介绍美学家著作的精粹及美术艺术家相关文字性的内容,通过他人的视角接触并丰富对于美的观念和意识。与视觉训练联系起来结合美学提高自身对美的理解和认识。
对中外传统美术艺术的研习,对中外现当代美术艺术的关注及对其它艺术领域的涉猎。中国传统美术艺术有书法、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中国书法中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绘画中的壁画、汉代帛画、明清版画、明清年画、水墨人物画、水墨山水画、水墨花鸟画及绘画史论著作。雕塑中的陶器、青铜器、画像石、画像砖、秦汉陶俑、木俑、汉代石刻、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石窟雕凿艺术等。工艺美术中的陶瓷、玉雕、青铜工艺、漆器、染织、明清家具、书籍装帧装潢等。建筑艺术中的都城与宫苑建筑、陵园与礼制建筑、寺庙与佛塔、桥梁建筑、民居与私家园林等。[2]外国美术包括原始古代中世纪的洞窟壁画、岩画、金字塔、神庙、镶嵌壁画、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三杰、尼德兰的勃鲁盖尔、德国的丢勒、西班牙的埃尔格列柯。17至18世纪意大利的卡拉瓦乔、荷兰的维米尔、弗兰德斯的鲁本斯、法国的普桑。19至20世纪法国的安格尔、马奈和塞尚、俄罗斯的列宾。[3]对其他艺术的接触(如:音乐、舞蹈、文学、诗歌、电影等)。
学生在接触美术教育初期大多学习的是具象写实的类型,,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应试,美术艺术考试的标准虽然各个院校的要求不一,但写实具象几乎是共同的标准。很多人学了画只是照着既定的标准去画,像在抄书一样,至于美不美,心理是不是这样想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爱好兴趣是关乎美术艺术的重心,这样写实不写心的练习过程有多大意义呢?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媒体艺术时代的美术教育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