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死亡往往被赋予神秘和庄严的色彩,因而在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死亡”这一话题常常被弱化或忽视。然而,仍然有不少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叙述形式展开对死亡的讨论。本文以《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为例,通过对其文本中的“死亡”意识进行分析,试图指出这类作品如何通过“死亡”对儿童进行引导,并找出其在“死亡”之外呈现出的生命哲学,发现它们对儿童生命教育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死亡;爱;生命;哲学
死亡,一向是人们生活中的禁忌话题,尤其在面对儿童时。在许多人眼里,死亡,对儿童来说还太遥远。但实际上,死亡无处不在,回避并不能排解儿童的困惑和烦恼。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在直面的基础上,给予儿童更多温暖的力量和净化的效果,使儿童认识死亡,又能在死亡之外寻到生命的永恒价值。
1 在游戏中认识死亡
儿童是否有哲学?在哲学家马修斯看来,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哲学可以发自于儿童,用简单的方法谈及有关哲学的某些重要问题和有关儿童的重要事物。”对儿童来说,他们有困惑,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爱思考,爱智慧,因而具有哲学思想。“如果我们承认哲学就是爱智慧,那么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哲学家,因为他们是爱智慧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新鲜感、好奇心和困惑的意识,他们能从独特的角度提出一般成人根本无法提出的问题。”儿童的困惑,是他们作为哲学家,对真理探求的前提,而儿童对问题的思考和认识,就是哲学家儿童对真理的探索过程。
当面对“死亡”这一问题时,儿童会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如何来认识它,因为“死亡”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人们很难去描述它,更何况是对一无所知的儿童。《爷爷变成了幽灵》就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但它在呈现“死亡”时,却没有使人感到“死亡”带来的压抑感。它讲述了小男孩艾斯本的爷爷突然倒在大街上,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艾斯本很伤心。可是“这天晚上,爷爷回来了”,艾斯本又高兴又惊讶和爷爷玩起了穿墙的游戏,“哇塞,爷爷!”艾斯本说,“你真的变成了一个幽灵,这太好玩啦!”死亡这个本来有点沉重而伤感的话题,却被艾斯本以游戏的形式传达出来,给人以轻松活跃的气氛。同样地,在《獾的礼物》中,獾要死了,“獾梦见,它竟然在跑。而在它前面的,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长隧道……最后它觉得自己的脚腾空了,它的身体在空中旋转,滚来滚去,撞来撞去,却丝毫没有受到损伤。”獾通过的长隧道,让人想到游乐场中的旋转滑梯。当儿童看到这里,他们会感到,原来死亡并不痛苦,倒更像是一场游戏,它虽然神秘,但并不让人恐惧。
“哲学可能真的是由困惑所激发而产生的。但在说明这一点,并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的话,就会十分错误地认为哲学必然是非常严肃的东西,事实上,哲学常常是游戏,概念的游戏。”属于儿童的死亡哲学通过游戏被呈现出来,更显得生动而又轻松。实际上,儿童并不需要知道死亡背后的深沉,他们只要明白,死亡就像游戏那样平常轻松,而又实在地存在而又能让他们理解的。
2 在回忆中感受生命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会拽着“死亡”二字做文章,而是试图从死亡中传达有关生命的力量。这也是儿童在死亡认知之外延伸出的生命哲学。
艾斯本有一本介绍幽灵的书上说:“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忘了做一件事,他死后就会变成幽灵。”于是在《爷爷变成了幽灵》的后半部分,就展开了艾斯本和爷爷找“忘记的事”的过程。这段寻找的过程,其实就是回忆的过程。他们都想起来彼此间许多的故事……最后,爷爷终于想起了——他忘记了和心爱的艾斯本说再见。这么多幸福的回忆串联起来,冲淡了因死亡而带来的痛苦。正如鼹鼠在初次面对獾的死亡时,它很孤单、沮丧,但“等到最后的积雪融化了的时候,动物们的悲伤也慢慢融化了。每当提到獾的名字,说起獾的又一个故事,大家都露出了微笑。”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然而,从死亡开始,回忆一整个生命历程,更显“生”的美好和温暖。爷爷变成了幽灵,却只是为了能回来和孙子说一声再见,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獾的死让儿童看到了獾平日里对朋友的爱,也看到了朋友们对獾的爱,这是深厚的友情之爱。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真正想表达的意图是从死亡延伸出的生命价值。死亡与生命都很抽象,但当它们融入了儿童身边的爱与善,便显得真实又深刻。儿童的生命哲学,试图告诉儿童,死亡并不可怕,享受生命中的爱与被爱,才是生命的价值所在,也是“活着”的意义所在。
3 在告别中重回现实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爱与死:属于儿童的生命哲学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2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