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问题。其中学生的习作中出现的语言问题尤为突出。 初中生的生活是丰富的,他们不缺乏生活素材,也不难掌握写作方法,但写出的东西叫人看了枯燥乏味。记叙文没有形象的描写,也没真挚的情感渗入;说明文不能把事物的特征特点有条理的解说;议论文不能把观点看法表述清楚。……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阅读的缺乏。由于阅读的严重缺失,造成中学生精神思想的匮乏。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一个不忠实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根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忠实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名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光是知识的辅导,更是成长的营养。一本书,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意,那我们就要学会在阅读中与它融合、与他交流,阅读使我们获得成长,获得对生命和生活的最深切的认知与感悟。反之,如果缺乏人类优秀的文化的滋养,缺乏健康思想的引导,人生势必在混沌与精神贫乏中度过。我们不能漠视中学生精神匮乏的现状,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改变这种局面。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健康的阅读和写作。但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心:
1、现代传媒抢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
电视机给我们的娱乐和消遣,但它耗费了我们大量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长时间沉迷于电视,不仅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更会很大程度地束缚孩子的思维发展,甚至在思想上误导学生。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宽带已进入了不少家庭,社区中不少不贵发的网吧的存在,也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许多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学生家庭藏书都很不足,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也不多。在家中,许多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工作之余,家长忙于娱乐,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有些家长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样的书,应怎样指导孩子去读。
3、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阅读认识观。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还是难以打破围着教科书转的模式。许多老师不是积极鼓励学生看一些有益的书籍,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作业试卷。这样的观念也直接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脱节。
4、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而现实情况是大多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使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
因此,我们希望能推进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架的建设,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学校阅读特色,创建书香校园文化,提高学生习作的文化内涵。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缺乏阅读,影响学生习作的文化内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