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芳
师傅是一盏点燃的灯。走过来,靠近他。这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生命自身的传递——正象你把一盏未点燃的灯移近一盏点燃的灯,然后火焰一跳。而且,你可以用一盏灯点燃成千上万盏灯,而点燃的灯依然如故,什么也没有失去,只有火焰在跳跃。
--------奥修
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课堂自学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要求在课堂上留出学生自学时间,以生为本,用好自学导案。在实践过程中深有体会:学生课堂自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培养培养学生课堂自学能力?
严打---自主学习的“假”自学。例如: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揭开货币神秘面纱教学案例中,教师先安排学生自学15分钟,完成三个目标任务:商品的概念、货币的含义和职能、纸币的概念。在15分钟的自学时间里,学生只需要把书上的几句很短的黑体字记下了,就算完成任务了。15分钟后,教师检查,学生对答如流,教师非常高兴地表扬学生,说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得很快。看书,是一种自学方式,但对一些适合探究的知识,看书就容易直接看到结论,就不能经历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揭开货币神秘面纱),学生的收获也就要大打折扣。用15分钟记住几句话,是教学中典型的“假自学”。
规范----课堂自学的方法要求。学生自学时围绕自学导案做到三要两竞:①读写要有序(划出重要的概念、定律)②读思要结合(记下疑点难点,课堂上注意老师的解释分析。)③善疑要好问(设计问题,写下自学问题。)第三步最难,但只要教师能做出示范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相信学生一定能做到。两竞:一竞指组内同学提出问题竞争,谁最最全面、最具有代表性,筛选出代表小组的问题。二竞指组与组之间的竞争。由某一组提出一个问题,由其余的小组进行回答,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答案最全面、最正确。前期教师留足更多阅读时间,不主张合作学习,不主张课前预习,就在课堂逼着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提出问题,思考导案。问与答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难于掌握的难点、重点做出讲解、说明,学生自学成果得到肯定和表扬。对于那些懒惰、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同学是一种鞭策同时也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信心、“我能行”。
参与-----学生自学的全程过程。学生自学的过程教师要全程参与,要对学生的自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调控,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明确目标,抓住教学重点,掌握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巧妙提示与重点讲解。要让学生从自学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知识产生的过程,收获这个过程中的非知识元素,这样有利于锻炼思维、培养兴趣,促进可持续学习,学生有效的自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课堂中教师既要重视师生间的合作,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指导学生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善于吸取他人的新思维,捕捉对方的思想火花。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善用----课堂自学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教材,教师编写的自学导案,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在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组织、指导学生自学。就以揭开货币神秘面纱为例:在自学导案中编制了问题:先有商品还是货币?为什么你选购商场商品注重价廉物美?在原始社会物物交换时为什么用羊、陶器、金银等作为一般等价物?什么时候(金银)货币出现?为什么商场商品要标价?你要买到商品要付钱(纸币)或刷卡-----原来货币并不神秘,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并不神秘,只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担当了它应有的基本职能,不需要对其有过份崇拜思想。在自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体验疑惑的痛苦与顿悟的愉悦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经过大量的思考,经过多次试错,充分体验到没有找到突破口、疑惑、痛苦和终于出现灵感后的顿悟、愉悦,经过了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才能有实质性的发展。
培养-----自学过程的自学能力。
①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任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起于问题情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索性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设置悬念,能够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能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要培养学生敢于问问题;要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时空;要教给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要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②前置练习,引导发现。学生提前完成前置练习,看看错误产生在哪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先在课堂上学会利用“引导发现法”学习新知识,再把这一方法推广,学生利用前置练习,引导发现来自学新知识,在高三复习时效果很好。
③共同基础,统一目标。共同基础,统一目标就是教师讲课仍要发挥自学作用。学生通过自学,仍然有弄不懂的地方,这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产生一种请老师帮助尽快把它弄懂的心愿,就会聚精会神听讲,开动脑筋思考,这时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就有了共同的基础和统一的目标。所谓老师讲解,不是自学结束,老师另起炉灶,开讲一番,学生再听,回到老套。自学是并非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方法,仍要发挥学生的自学作用。尊重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规律,不做保姆,榨成果汁喂学生,而要让学生学会自己采摘、洗净、切块、榨汁,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主旨。
④增强自觉,培养习惯。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学的好处是可以使学习克服学生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而要培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释迦牟尼留给弟子们两句话:“自以为灯,自以为靠”,自己点亮自己的灯,自己当自己的靠山,教师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促使学生点亮自己的心灯,才能真正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主旨。
参考文献:叶 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
皮连生著:《教与学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
相关阅读:-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培养学生课堂自学能力 关注生命化课堂教学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3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