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的生活依赖着地球这个环境,与地球这个环境构成了自然界中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同时也实现着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其中,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可以循环反复利用的,其实在我们生物体内,有些物质也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从而可以提高物质的利用率,而有些物质在发挥作用后,会立即被分解而失活。下面就生物体内物质的时效问题总结如下:
一、存在时间长,可以重复利用的物质
1.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2.RNA:中文名称核糖核酸,分为三种: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和信使RNA(mRNA),其中tRNA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可以多次运输。
3.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能够在细胞膜上多次重复的运输物质。
二、发挥作用后即刻失活的物质
1.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体在与抗原结合以后,形成抗体-抗原复合物,失去活性,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激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的专一性受体蛋白结合而将信息传入细胞,引起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相应的连锁变化,最后表达出激素的生理效应,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后,会被酶分解。或被靶细胞通过胞吞方式同受体一起吞入细胞,在胞体内或者引发胞内受体信号通路(少见),或直接被溶酶体等消化。
3.神经递质: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在突触传递中是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简称递质。根据对突触后膜的影响,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无论哪种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即被酶分解或者重新吸收回。不然会引起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或抑制,不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总之,细胞内物质不论是长期有效还是即刻分解,都是由生命活动自身所决定的,都是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的。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生物体内物质的时效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