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喜欢色彩艳丽和变化多姿的东西,而且其“行动记忆力”要更强一些。为此,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个学习特点,将数学做成符合他们的“多味大餐”。
一、用较为艳丽的色彩和图画去吸引眼球
数学因为有数字和规则图形,所以给人过于呆板的感觉,很难让孩子对其产生兴趣。但是,如果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数学其实也是非常有趣的。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用鲜艳的色彩书写数字,红色的“1”或是黄色的“5”,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模仿。别看这小小的颜色的改变,这样更利于去吸引注意力。另外,数学图形也是法宝之一,其多变和组合是非常美丽的,变幻多姿更是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神奇。所以,在教学“三角形”的时候,完全可以先给学生看由三角形组成的绚丽图形,然后再去“解剖”三角形。别小看这些“门面功夫”,小学生是很容易被这些小东西所吸引的。
二、用动画展示数学的动态,改变单一形象
数学是一种“静”的教学,但是小学生却是“闲不住”的,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动画教学,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制作动态的PPT,本来有一群鸭子(20只),然后有几只(5只)鸭子是黑色的,被主人分到了另外一边,那么黄色的鸭子还剩下几只。这样,学生就能动态地看到鸭子被分成了两类,然后通过数数、计算等方法就能够得出答案,并留下很深的印象。
三、用想象力教学,帮助学生积极思考
数学是严谨的科学,但是并不代表它就是无趣的,老师可以给一些知识加以形象生动的想象力,给数学披上更加美妙的外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维持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
例如,数字“2”就像是一只鸭子一样,而“1”又像是一座桥、数字“3”是一条蜿蜒的河。“鸭子”想要过河,就必须经过“桥”,所以才会有“1+2=3”。这样就让孩子们记住了这些数字之间的趣味关系,对于他们来说是更具吸引力的。
总之,小学数学积极性的提高要从数学趣味教学出发,重视学生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问题,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理解和学习的数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苟敬华.新课改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M].教育界,2014(2).
[2]赵红娟.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M].试题与研究,2013(4).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