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语文教学课堂中,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这项技术,熟练地运用这项技术。多媒体的发展使我们的课堂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枯燥世界。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下面我就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为大家介绍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探索的过程。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1课。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共鸣呢?
一、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前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前后历史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圆明园是我国清朝时的皇家园林,请通过网络上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圆明园的了解?这样做不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目的地收集资料,还让学生懂得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帮助。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穿越时空,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
1.你知道圆明园的由来吗?播放《圆明园》影片建园、扩园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毁灭前的辉煌。(给后来的毁灭后的圆明园对比做铺垫)
2.同学们,我们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圆明园毁灭前是什么样的?(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知道了这些,你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带着你的惊叹和自豪齐读第四自然段。
雨果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如同月宫似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惊无可比拟的杰作。”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3.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圆明园毁灭的情景。视频播放影片《圆明园》被烧毁的画面。然后默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4.(课件出示废墟图)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到圆明园宏大的规模吗?你们能看到圆明园精美的建筑吗?你们能认为这就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园林吗?你现在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这样的教学处理不仅帮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了圆明园的壮丽和恢弘,而且让学生从心里感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这样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和自豪,感受圆明园在毁灭之前无与伦比的价值。这样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这一国耻给我们国人怎样撕心裂肺的痛,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体验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到: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利用信息资源,拓展学习,开阔学生的视野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忆圆明园》。
2.课外拓展:这节课要结束了,然而课文带给我们的思考却不会结束。圆明园毁灭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什么?圆明园毁灭了,它毁灭的是什么?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时代发展的结果,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一个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实践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钻研教
材,努力探索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它不地为教学服务,更科学合理地服务。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