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英语公众演讲能力的教学包括“演讲前的准备”“演讲中的演绎”以及“演讲后的评价”,从“信息的输入”到“信息的加工处理”再到“信息的输出”都以听说为主,真正着眼于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对以目标为导向,提升学生英语公众英语演讲能力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列举了探索中行之有效的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目标为导向;英语公众演讲;探索与实践
一、以目标为导向,提升学生英语公众演讲能力的必要性
英语公众演讲作为其中一种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一门艺术,更是对外交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之一。所谓英语公众演讲,是指在公共场合,以有声的英语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想法,并相互交流信息的真实的社会活动过程。根据演讲的内容与形式,英语公众演讲可分为三类,即命题式演讲(Required Speeches)、即兴式演讲(Impromptu Speeches)以及英语辩论(Debates)。
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高分低能”或“哑巴英语”现象,对英语公众演讲有种畏惧心理,存在自卑、害羞等消极情绪,甚至对于演讲产生概不接受或极其排斥的不良现象。从教师层面,许多教师过于强调词汇的记忆及语法的讲解,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走,在谈论的过程中漫无边际、不知所云,更别提训练学生用流利、标准的英语口语进行顺利、成功的演讲。由此看来,若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公众演讲能力,就必须在清晰的目标导向下革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模式。
二、以目标为导向,提升学生英语公众演讲能力的实施
目标导向理论是豪斯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要求引导学生了解、熟知学习的最终目标,帮助学生通过训练扫清走向最终目标的障碍,在实现一个短期目标之后,适时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目标的导向过程。应用至英语公众演讲教学,即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事先明确演讲的目的及评价标准,通过平常的学习、积累、演练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公众演讲能力的一个过程。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语言技能目标分级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是全体高中英语教师开展英语教学的最终依据与指导,根据新课标分级总体目标中语言技能目标的要求,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要达到以下要求:七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就一般性话题进行讨论;八级目标要求学生能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九级目标要求学生能经过准备就一些专题作5~10分钟演讲,并回答有关提问。
(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评价标准
新课标中提出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不仅要包括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还应包括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组织
考查学生的信息组织是否合理,表达与交流是否顺畅。
2.语言素养
考查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是否自然,是否能使对方听懂。
3.交际策略
考查学生能不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用不同的语言;能不能借助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的效果。
(三)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公众演讲能力的评价标准
笔者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目标的分级要求以及对中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标准,参考了国内外各级各类英语演讲比赛的评分标准之后,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符合实际的普通高中英语公众演讲的目标导向表,如下所示:
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英语公众演讲能力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科学地根据课程标准,确定英语公众演讲的目标,在目标的导向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挖掘、提炼源于课文的演讲话题,以话题为依托,把语言学习与话题背景的了解、语言技能的训练、情感价值的理解与文化意识的体验等结合起来,着眼于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整体英语公众演讲水平的提高。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演讲前的准备、演讲中的演绎以及演讲后的评价”等三个步骤,从“信息的输入”到“信息的加工处理”再到“信息的输出”都以听说为主,着眼于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具体如下所示:
1.演讲前的准备:博览群书方能信手拈来
(1)基于文本,选定话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七级语言知识目标中对话题的要求进行如下描述: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个人、家庭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话题;进一步熟悉有关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熟悉我国一般社会生活的话题:职业、节日、风俗、社交礼仪,并了解有关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习惯的话题。而人教版教材本身就是以每个单元一个话题的形式编写,主题性强,话题丰富,教师通过解读课程标准,把握单元整体内容,抓住教材特点,整体确定单元演讲重点,聚焦文本内容,提炼演讲主题,就可对文本进行独到的、多元的解读,提炼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演讲主题。
(2)收集材料,整理思路
材料的选择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最好的方法就是有计划地阅读大量的英语原文以及各类英语报纸杂志等。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过程,对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可以利用有关资源与材料(如图书、报纸、杂志或网络资源等)收集所需内容,然后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舍弃虚假的、不重要的或用不上的材料,整理好写作思路,准备撰写讲稿。通过阅读、摘录、标注、记忆、背诵,学生积累的相关话题素材多了,那么在开展命题式或即兴式演讲时就能顺手拈来,毫不费力。
(3)撰写讲稿,细心雕琢
英语演讲稿其实是一种特殊文体,老师可以通过分析演讲范例,总结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从而指导学生撰写演讲稿。
①开门见山,引出话题:演讲者在进行演讲时要根据演讲的情景、受众的情况选择准确的称呼,最常用的称呼语是Ladies and gentlemen,当然也可选择Distinguished guests,Honorable judges,My fellow students,Distinguished chairman,Boys and girls等。称呼之后,在引出话题时则必须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引出话题的方式各种各样,可以互动交谈式导入,也可以引经据典式导入,导入时,一定要注意话题的提出要生动、形象,要跟听众有互动,并能有效地引起听众的注意。
②旁征博引,细致论证:在撰写演讲稿时,演讲者对提出的论题不可妄下结论,要使用精准的演讲语言,通过有效的论证方法,结合合适的修辞手法客观论证。
A. 关注用词标准:在论证的过程中,演讲者还要注意恰当的演讲语言,要遵从著名语言学家福勒提出的五条用词标准:能用人们熟悉的词,就不用生僻词;能用表示具体概念的词,就不用抽象词;能用单个词就不用多个词;能用短句、简单句,就不用长句、复杂句;能用盎格鲁撒克逊词,就不用拉丁语,这样会使演讲的内容更清晰,气势更磅礴。
B.讲究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子、列数据、做比较等,演讲者根据演讲内容以及听众群体采用最恰当的方法展开论证。
C.巧用修辞手法: 演讲者在论证时要注意使用恰当的修辞来增强演讲的气势与感染力。英语公众演讲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parallelism)、渐进(climax)、对照(antithesis)、警句(epigram)、顿呼(Apostrophe)等。学生演讲中如果能融入上述这样恰当准确的修辞手段,演讲将会更具说服力与感染力,情感也将传递得更加自然、到位。
当然,英语演讲稿的语言特征还取决于演讲的对象、基调、风格和策略,只有真正做到say the right thing in the right way,做到演讲中内容和风格的完美统一,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③简明扼要,提升总结:演讲的结尾是对全文的简洁概括,或对文章主题的适当升华。因此,演讲者在结尾时一定要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特别是不能受到汉语的影响,说些“准备不足,请谅解”或“本人愚昧,请您多批评指正”等诸如此类的空话。
2.演讲中的演绎:声情并茂方能感人至深
演讲稿的完成只是演讲的序幕,演讲者要想获得成功,还需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与模拟。在训练的过程中,演讲者需关注自己在演讲过程中是否具备了以下特点:主题鲜明,表达完整(演讲内容);思维清晰,逻辑性强(文章组织结构);发音正确,语音语调标准(英语语音);感情充沛,富有表现力(演讲气势);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心理素质);着装整洁,仪态大方(仪表仪态)等。所以,演讲者在进行公众演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提升语言素养
演讲者在演讲时,从口语表述角度看,必须做到发音正确、清晰、优美;词句流利、准确、易懂;语调贴切、自然、动情。要注意演讲的节奏,不宜快也不宜慢,大致保证一分钟120字左右,要保证声音的甜美、清亮、持久、有力。
(2)借助交际策略
包括演讲时的手势、表情、眼神、仪表仪态等态势语言。所谓态势语言,就是指演讲者把要传递的信息通过仪表、姿态、神态、手势、动作等方法输送到接受信息的一方。态势语言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既可以与有声语言相互配合使用,又可以单独使用,是信息传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演讲时借助态势语言传递非口语信息,表达难以言传的喜、怒、哀、乐,往往会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
3.演讲后的评价:博采众长方能至以千里
演讲活动之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演讲的评价,演讲后的评价应有益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发现不足,应有助于学生有效反思和调控自我的学习过程,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
(1)提倡多元评价,吸纳多方观点
教师应努力营造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同伴,甚至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听众评价、自我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三方面,内容以鼓励性语言为主,主要涉及信息组织、语言素养、交际策略三个要素以及What is good in his/her/my speech? 和What can be better?两个方面。下面是一个经实践证明可供参考的英语公众演讲评价表:
(2)加强实战演练,点燃参与热情
教师可以把演讲活动拓展到课堂之外,可以作为独立的选修课或课外兴趣活动进行,也可以由年级组、教研组组织开展班级、年级间的演讲比赛,更可以组织推荐优秀学生参加社会上的英语演讲比赛。通过实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增进交流,开阔视野,而优秀学生的成功又会激发其他学生参与的热情,有利于形成英语教学的良性循环。
以目标为导向的高中英语公众演讲教学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英语演讲家,而是寻求以目标为导向,以话题为依托发展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英语清楚地表达复杂思想的能力,使得英语公众演讲成为学生积极参与、运用英语来实现目标、达成愿望、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有意义的交际活动过程。这一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下英语教学大纲中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会学习、能交际、有创新、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培养精神,也能使高中英语演讲教学的目标导向明确化,话题引入趣味化,演讲教学情景化,对话设置交际化,让高中学生能在一种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习与进步。
参考文献:
[1]H.W.Fowler.The King’s English[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Lucas,S.E,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Boston:McGraw Hill,2004.
[3]卡耐基.卡耐基成功演讲学[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4]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于奇,盛之编.实用英语演讲与口才[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
[6]戴军熔.基于话题的立体式语言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
[7]卢家希,华章.卡耐基成功演讲学[J].华章,2011.
[8]宋桂月,金莺.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以目标为导向,提升高中学生英语公众演讲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5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