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测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本文主要从大学英语写作测试中着手看语言测试反拨效应与教学相辅相成的作用。如何减少测试的负面发拨效应,提高其正面效应,更好为社会教学服务。
【关键词】写作 语言测试 发拨效应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1-02
一、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语言测试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从语言学、语言教学、以及语言习得理论获得学科内容,从心理测量学和统计学获得科学手段。因此语言测试和语言教学之间是一种对等关系,语言教学影响语言测试并受语言测试的影响。Hughes(1989)认为,“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就是反拨效应(backwash)。”
1.正面反拨效应
指的是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能精确地测量出应该测量的内容。这样语言测试便促进语言教学和学习。凯斯(N.Keys)研究发现,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比每月进行一次测试更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因为前者给予学生的信息比后者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度也随之提高。另外,语言测试还可以给学生一种成就感,继而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教学。语言测试特别是诊断性测试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发现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因此,好的语言测试可以对语言有促进作用,并形成一种测试、教学、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就是语言测试的正面效应。
2.负面反拨效应
指的是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与课程目标不一致,语言测试便阻碍语言教学和学习。语言测试,即使是好的测试也有一定的负面反拨作用。我们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来看看测试的负面的影响。从学生来说,他们仅以通过考试、获得证书为目的,而不是以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进行学习。他们热衷于应试技巧,大量的应试练习,忘记了语言的根本目的。这必然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从教师来说,因为有的学校把四、六级通过率与教师利益挂钩,教师被迫以测试为目的、为中心进行教学。
总之,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正面和负面反拨效应是同时并存的,我们要减少负面效应,增大正面效应,使其更好为教学服务。
二、大学英语写作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写作测试是一种对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性考试,不仅对考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测量最准确、效度最高,而且能反映出教学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词汇教学、语法教学、语用能力培养以及篇章教学等。因此,我们通过分析写作测试的结果来发现问题,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
1.写作测试现状分析
(1)语法错误
时态、语态、词性不当,以及人称代词指代不清等。例如:
误: I like living alone because I like quiet
正: I like living alone because I like the quietness.
(2)枯燥的句型和选词
表述不清,词汇、句型使用单一。例如:
1) Some people like quietness, they can work and study very well, and do some things they love, it’s good for us
2) With the population more and more large, more and more people lack their own space.
语法错误显而易见,而且那种枯燥单一的选词、松散的句型结构也显而易见。
(3)受母语干扰
中式英语现象普遍。例如:
误:The methods of getting to know the society are very many.
正: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get to know the society.
除了上述错误以外,还有诸如词组搭配,关联词转承,标点符号,大小写等方面的错误.
2.写作问题根源分析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受当地教材、课时、设备等教学条件的限制,多数进入大学时英语写作基本功较弱,语言感受力不强,尚未形成用英语来表达思想的能力和习惯,在中学时,学生主要是学习英语的语法、句型等,这一阶段积累的单词量都较为匮乏。进入高校后,学生对英语写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方法不当,缺少写作技巧训练,不注意积累词汇,难以应对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的写作测试。从教学方面来看,也存在问题:传统的写作教学中采用填鸭式教学及结果式教学,教学倾向于程序化、模式化。不注重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学生上交的作文批改不够,反馈不及时,导致学生写作中类似的错误屡屡出现。所以,改革滞后的传统教学方法,融合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当务之急。
3. 应用写作测试的反拨作用到教学中
(1)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词汇的掌握运用,巩固所学语法,而且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功的训练,着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流利性,如可以通过听写、造句巩固词汇,通过背诵、阅读以及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流利性,通过用关键词和短语编故事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篇章结构能力培养 通过篇章分析使学生了解文章的题材和结构,使学生初步了解各种文体及其写作特点和方法。如在讲议论文时,应首先向学生讲清楚文章的结构,然后再分析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手法,之后要求学生就同样的体裁采用同样的手法写出一篇短文。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书面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3)语用能力的培养 首先,在词汇教学中既要向学生讲授词汇的意思、用法,又要向他们介绍词汇的文化涵义,因为很多词汇在东西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内涵,只有确切的了解词汇的内涵,才能避免语用失误而得体地运用语言。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又要着意地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习俗与禁忌,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4)独立系统练习
独立练习,是指学生开始完整的作文练习,训练形式可同正规测试形式接轨。从选择学生较熟悉的题目入手,给出题目后可提供比较详细的概要使学生对英语写作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如怎么写议论文,如何提出论据,如何展开,如何确定中心句;又如,英语信的格式,如何根据不同身份写不同结束语等,然后根据不同的体裁进行写作练习。所谓系统,是指教师可定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如每周一次;教师在选题上要包含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体裁,还不要忽视看图类、图表数据类等题型。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多看范文,取其精华,但又不要因此使思路受到桎梏。教师可偶尔让学生间相互批改,使之有机会相互学习,既部分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谓一举两得。总之,只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英语写作教学亦会有新的起色。
三、总结
从大学英语写作测试我们看到了语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的作用,我们在改进教学的同时,在语言测试中也将增加产生性运用试题和综合技能试题的比重,将语言测试情景化、人性化且具有针对性。当然,要提高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除了提高效度外,还应该提高人们对测试结果的正确认识和正确使用。语言测试,作为检测学生语言能力的手段之一,也将在英语教学中继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惠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外语界,1999,(1)
[2]舒运祥.外语侧试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3]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4]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5]Bachman L.F&A. Palmer.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从大学英语写作测试看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5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