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背景音乐,带领幼儿走进绘本的意境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易于激发幼儿情感上的共鸣。选择与主题相吻合的背景音乐,可与作品相互融合,极大地提高文学作品意境的渲染力度,增强孩子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如,在阅读《蚂蚁吃西瓜》的过程中,当观看到蚂蚁们在炎炎夏日吃着清凉爽口的西瓜时,教师融入歌曲《大西瓜》:大西瓜甜又甜,我们一起吃西瓜,你一口我一口,西瓜清凉又爽口。生动活泼的音乐使孩子们犹如自己也吃了西瓜一般,感受到了蚂蚁们愉快的心境。
《猜猜我有多爱你》是一个温馨的关于爱的故事,在欣赏故事时,我们选择了一首经典乐曲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得曼的《献给爱丽丝》,与故事巧妙融合,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增进了孩子对故事的理解及其情绪、情感的体验。
二、借助韵律编配,提高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幼儿活泼好动、爱唱爱跳,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根据绘本内容,配上韵律或配以节奏和节拍,加上相应动作,幼儿的学习就变得兴趣盎然。
如,在阅读《蚂蚁吃西瓜》时,其间有一幅画面表现的是蚂蚁们在蚁穴的忙碌的生活场景,有的睡觉,有的做饭,有的在从事各种各样的劳动,由此,我们联想到了小班学过的《生活模仿动作》,我们让孩子们跟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蚂蚁们的生活情景,孩子们一个个兴趣盎然,同时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母鸡罗丝去散步》中的母鸡和狐狸是两种形象极为鲜明的人物,母鸡是一幅悠然自得的样子,狐狸则是鬼鬼祟祟的。根据这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特征,我们精心选择了风格炯异的乐曲《在山魔的宫中》,并启发孩子随音乐大胆地用身体动作表现母鸡与狐狸。在愉快的律动中,幼儿进一步感知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三、借助音乐节奏,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在我们研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绘本内容、画面具有和谐的音韵。如,绘本《蚂蚁和西瓜》,当看到蚂蚁们在齐心协力,一起搬西瓜时,我们仿佛听到了它们有节奏的号子声。由此,我们也自然而然地想起了《加油干》这首歌曲。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一步步融入了音乐,当所有的蚂蚁们第一次搬西瓜时,我们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各自用自己的动作为蚂蚁加油,当蚂蚁第二次搬西瓜时,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节奏型为蚂蚁加油,第三次为蚂蚁加油时,又让幼儿用各种不同的乐器进行演奏。幼儿在体验了不同节奏的同时,对绘本内容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又如,《母鸡罗丝去散步》这一绘本故事,贪吃的狐狸在抓母鸡的途中发生了许多倒霉的事而产生各种古怪的声音,我们巧用这一绘本设计了音乐打击乐活动。启发引导幼儿根据各种不同的声响,选择相适宜的乐器,将狐狸在每个场景中的遭遇用乐器表现出来。
四、借助改编音乐,升华幼儿对绘本内容的体验
为绘本配上幼儿熟悉的旋律和节奏,通过改编歌词,在优美和熟悉的曲调中体味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可升华幼儿对绘本内容的体验,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想象力。
《幸福拍手歌》是幼儿所熟悉的歌曲,赵莉老师在带孩子阅读了绘本《生气汤》后,鼓励幼儿根据绘本内容尝试改编歌词,把绘本内容用《幸福拍手歌》的曲调唱出来,改编后的歌词内容为:“如果感到生气,你就大声叫——‘唔哈!’如果感到生气,你就敲锅子——‘梆梆’;如果感到生气,你就吐舌头——‘噜噜’。”除了改编幼儿熟悉的儿童歌曲,流行歌曲中一些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的作品,也可加以运用,如,赵老师就很巧妙地将绘本故事内容与年轻时尚的Rap结合起来:“生气、生气,真的很生气。一箩筐的不如意,接我的还是珍珠阿姨。生气、生气,真的很生气。”朗朗上口的歌词,加上幼儿熟悉、喜爱的旋律,让幼儿觉得既熟悉又新鲜,不仅获得自编歌词、演唱歌曲的快乐,更让幼儿将心中的不如意痛快地表达了出来。绘本与音乐不同形式的融合,让幼儿有了多种的体验和感受。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音乐元素在绘本阅读中的巧妙运用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