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班而言,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尤为重要,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老师不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那么在平日工作中,老师会因为花费过多精力来帮助幼儿而感到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为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并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加上我多年的保教经验,对如何提高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进行分析。
一、对自理能力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
1.对独生子女的过度爱护,家长习惯包办代替。
2.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能力差,长大了自己就会了。
3.有的家长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耽误时间。
二、采取科学合理及有效措施
1.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来强化幼儿的自理意识故事对幼儿具有无穷的魅力。故事中形象真切的人物与动物深深感染着幼儿。因此,我们经常给幼儿播放关于自理的动画片,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例如,给幼儿讲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后,幼儿进餐的习惯又干净又快了。《三只小猪》中“大灰狼”的出现,让幼儿感到非常紧张,都为小猪的安全而着急,最后终于明白:要想住进安全漂亮的房子就要不怕苦、不怕累,肯动脑筋等。我们就是这样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中生动的情节、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孩子,培养幼儿的自理意识。
2.利用儿歌,不但可以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兴趣,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化解难点,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如,每次洗手前,我都会以儿歌的形式让幼儿用动作演示,然后让幼儿亲自操作。为了易于小班幼儿理解与掌握,我将洗手方法分解成相互联系的几个步骤:卷衣袖,把手打湿,擦肥皂,搓洗手指、手心、手背,冲洗干净,甩掉手上的水,用毛巾擦干。我让幼儿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并分别给这些动作配以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每次洗手,幼儿一边洗一边兴致勃勃地念儿歌:“卷起衣袖淋湿手,手心手心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手心手心冲冲水,手背手背冲冲水,洗完小手甩三下,一、二、三,搭间房子往回走。”有些幼儿忘记了这几个步骤的顺序,只要一念儿歌就马上记起来了,这种儿歌的提醒方式,改变了老师强硬的要求,幼儿乐意做,也帮助幼儿有效地掌握并熟练了正确洗手的方法。有时候放手大胆的让幼儿尝试探索,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整个过程不能缺少老师的鼓励与赞扬。
三、老师的鼓励表扬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刚开始从不会到能自己动手,并在自己的努力、老师的诱导下也有明显的进步,老师的表扬赞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识教育能树立幼儿自信心,面对困难,勇于克服,有始有终,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一种良好的个人习惯。
四、家园共育,步调一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幼儿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的培养和训练需要家园的共同配合。有的家长还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回到家帮幼儿打理好一切,达不成家园共育,步调一致,所以家长配合极为重要。学校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传授一些保育知识及技巧,当幼儿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和进步时,家长要给予充分肯定。
经过以上方法的采取,我们幼儿园家长反应:“孩子上了幼儿园后,长大了懂事了,回到家不让我们帮他们干活,自己抢着干,这种习惯太好了。”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当老师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