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教学应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关键词:体育;活动;游戏;课程整合
小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好玩,体育教学应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一、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兴趣
小学体育课活动如果有吸引力,学生就会喜欢上课并积极参与。为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发挥教材、场地、器材和课堂气氛的作用,精心设计每一课的体育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好奇心,进而产生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大多采用“小型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如,在相关标准的要求下,比一比:拍球看谁拍得快,投掷看谁投得远,跳绳看谁跳得多……由于全班学生都参与,竞赛异常激烈,学生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兴趣高涨,这样就会提高教学效果。
二、精心组织游戏保持兴趣
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体育学习要体现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所以,在课中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可以得到心理的满足,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交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合作,产生了规则意识并保持了持久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各个年段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如丢手绢、过家家、找朋友、拍人、球赛、拔河等现实游戏和自主游戏,给学生营造游戏的情景和氛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学生感受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三、精心进行课程整合发展兴趣
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现行的体育教材受地区、学校、学生实际限制,很多内容不能在课堂上完成任务,为了弥补学校体育课程缺陷,提高课程质量,需要我们对当前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开发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把乡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调整课程结构,统筹安排课程内容,合理将学科课程进行融合,灵活进行年级整合上课……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兴趣是培养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得以实现的有效保障,只要在课堂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就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参考文献:
刘艳.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0(08).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