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惯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好的习惯容易改变,但是坏习惯一经养成,就很难改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且能够体现出学生的良好素质。因此,就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习惯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就本文的教学经验看,大多数学习成绩优异和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众多教师都在课前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追寻根源解决问题
要想让一个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就要从这个问题的根源入手,做到对症下药,避免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出现。就现阶段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学生无法将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常常临时退缩,不懂得主动探究克服困难;其次,小学生在解答数学习题时,书写极不规范,没有按照相应的格式填写,字迹又比较潦草,出现的错误也比较多;再次,学生的书写较为随意,主要是由于学生数学学习态度不够严谨造成的;最后,学生出现问题后,没有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是明白自己的错误而不立刻改正,拖沓心理严重。究其缘由,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有关,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二、重视课堂教学环节
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课堂环节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应的预习工作,而课前预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书行为,首先,要先将接下来所要教授的内容粗略地了解一遍,将浅显易懂的知识点弄明白;其次,在收获相应的知识点的同时将不明白的问题罗列出来,明确课堂上的学习目标;最后,进行适当的做题训练,对预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相结合,不能盲目地讲解,要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在练习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锻炼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要坚决实行
做题前认真审题是一名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想做好题首先要会审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做题的失误并不是不会做造成的,而是审题不够认真造成的,学生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常常懊恼不已,但是却没有付诸行动来应对这样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例如,教师在展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精简地复述一遍:“一位老奶奶上菜市场卖菜,她身上原有20块钱,卖了一棵白菜4块钱,买家给了老奶奶10块钱,最后老奶奶身上总共有多少钱?”若是学生复述为:“原有20元,白菜4元,给她10元,最后有多少钱?”那么这名学生已经理解了题目的意思了。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对题目进行复述,才能提炼出关键条件,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基础,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才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为今后学生的发展铺路。
参考文献:
姚本和.录音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配合[J].中国电化教育,1997(07).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