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5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一历史选择题第35题令人困惑,值得商榷,主要体现在答案表述不严谨、误导性大、理论支撑力度不足和以偏概全等方面。这也突出反映了当下历史选择题命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对今后的历史教学和命题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历史;世界银行;贷款
2015年高考刚刚拉下帷幕,部分历史老师的感慨是:把全国卷一历史题目的客观题出成了主观题,一些选择题的答案令人困惑,值得商榷。
选择题第35题: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正确答案选A。理由是可以从时间上判断,20世纪60年代许多亚非拉国家独立,独立后得到世界银行的支持,发展经济;B选项“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太过于绝对,错误;C选项中西欧在20世纪60年代崛起,经济实力是上升的,错误;D选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错误。用排除法做出这道题并不难,但是仔细推敲,题目答案的设置是否“准确”呢?
首先,“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多”在1968—1981年这个时间段来说,表述不严谨。
新兴的独立国家主要指亚非拉美地区——此前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大多数亚非拉美国家在二战后初期已经独立。20世纪60年代初是非洲独立的黄金时期,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包括之前独立的国家达26国。
拉美国家更是早在此之前已有许多国家独立:海地(1804年)、巴拉圭、委内瑞拉(1811年)、阿根廷(1816年)、智利(1818年)、哥伦比亚(1819年)、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1838年)、巴西、厄瓜多尔(1822年)、玻利维亚、乌拉圭(1825年)和秘鲁(1821年)。
亚洲国家在二战后初期独立的也有:越南、印度尼西亚(1945年)、菲律宾(1946年)、巴基斯坦、印度(1947年)、锡兰、缅甸(1948年)、中国(1949年)、马来西亚(1957年)、新加坡(1965年),都不属于题目所给的时间段独立的。
其次,误导性大,有超纲的嫌疑。世界银行是联合国所属的专营国际金融业务的全球性银行集团,它包括五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1945年设立)、国际金融公司(1956年设立)、国际开发协会(第二世界银行,1960年设立)、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1965年设立)和多边投资担保机构(1988年设立)。狭义的世界银行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其职能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世界银行成立之初,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初期以西欧为帮助的主要对象,,为战后欧洲国家经济恢复提供资金,医治战争创伤。1948年美国对西欧执行马歇尔计划,以大量贷款援助西欧国家的经济复兴,这期间世界银行主要受美国影响,主要贷款给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比较少。1952年西欧国家经济逐渐复兴后,世界银行主要转向发展中国家贷款。1968年后,则只向发展中国家贷款。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的政策进一步放宽,贷款额规模一再扩大。所以贷款总额大量增加并不是取决于发展中国家数量的多少,更多的是取决于世界银行贷款政策的决策与调整。
考点所涉及的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22课第105页对世界银行的描述很简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会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并未明确指出世界银行是为“发展中国家”或“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服务,学生更不明白世界银行职能主要由“援助受战争破坏国家经济发展”到“给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的变化的年代界限,教师如果不仔细讲解,学生很难知道,这里有超纲之嫌。
再次,题目所给数据太少,缺乏支撑力度。题目所给的数据只有两组:1968年的贷款总额和1981年的贷款总额,既没有说明是整个世界银行集团的贷款,还是仅仅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贷款;也没有具体阐述其资金的具体分布,所以,难以支撑“新兴独立国家增多”而贷款增多这一结论。
(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年报”,转引自马之騆.当代世界货币与金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101.)
从上述表格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世界银行的职能在不同时期的转变,侧重各有不同。笔者还查阅了几组具体世界银行贷款的数据,1961年5月,日本为了东海道新干线的建设,向世界银行贷下8000万美元的巨额资金,在世界银行贷款史上名列第三;中国1980年成功恢复在世界银行成员国的地位和贷款权利,1981年世界银行给中国的贷款总额达20亿美元;1986年6月,世界银行累计贷款1659.2亿,发展中国家占了大部分资金,但欧洲、中东和南非仍然有20.4%的比重,并不全是发展中国家借走了贷款。虽然年代于本题来说不够精准,但仍旧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最后,国际局势的变化也是世界银行贷款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政治上,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冷战和热战加剧世界局势紧张,亚非拉等新独立国家在两极格局中求生存。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实力增强。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局势渐趋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二是经济上,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逐渐摆脱了单一的阶级斗争史观,日渐认识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将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另一方面,西欧等国基本已经医治好了战争的创伤,经济迅速地恢复与发展,发达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新一轮的扩张,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国家基础工业以及高新产业的发展,仍需要大量资金,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贷款增加。
综上所述,作为一道高考选择题,这道题目所存在的问题有:答案表述不合理、误导性大、史料不全和以偏概全等,我们对这些问题亟需要作出大的改革,来减少怪题、偏题和烂题,推进历史教学和高考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马之騆.当代世界货币与金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100).
- 《新课程》杂志征稿通知
- 论文发表中的DOI是什么意思
- 《新课程》杂志论文知网收截图
- 新课程杂志主管单位主办单位说明
- 如何提高发表论文的“命中率”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每版字数调整为2000字
- 现代职业教育杂志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截图
- 中国知网期刊大全检索《现代职业教育》杂志
- 编辑在论文发表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杂志社提示:
本文标题:一道值得商榷的2015年高考历史选择题
当前网址:http://www.xinkecheng.cn/laigao/6202.html